心律失常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意外性低体温危害到底有多大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日前举行的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人参赛,21人遇难。在这起公共安全事件中,失温成了一个关键词。那么,什么是失温?失温为什么能要命?发生这种情况后如何科学急救?在运动中如何避免此类症状的发生?医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失温是什么

医学上指意外性低体温,即体温低于35℃。马青变解释,人体正常体温在36.3℃-37.3℃,有的人会因为特殊情况,体温稍微低一些,但不会低于35℃。如果体温低于35℃,可能就存在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在水里面浸泡、溺水、在寒冷环境下,发生了意外性的低体温。体温在32℃-35℃的时候,人体可能会出现起鸡皮疙瘩、想上厕所、哆嗦、打寒战等反应,这些反应会让产热增加,促使体温回升。

“但是,如果体温低到28℃-32℃时,人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意识的改变,寒战的反应会减少,那就很危险了。如果体温小于28℃时,就是重度低体温,人就可能会昏迷甚至心脏停跳。”马青变说。

联系此次事件发生的季节、气候,马青变分析认为,参赛者可能当时已处在一个超长时间、超耐力的、脱水的状态,体内能量已不足,整个皮肤暴露在冷风冷雨下,加速了体内热量的流失。另外考虑到海拔因素,如果平常不在高原生活,参赛者也可能会缺氧。还有,如果参赛者脚部和腿部有受伤的情况,一旦不能走,身体产热就没那么好了,再遇到冷风、降水,身体脱水、能量不够,都会加速体温降低。

失温后如何正确救治

“雪上运动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可能会比较多见。此外,长时间超耐力的户外运动,比如爬山、越野跑、山地骑车、攀登还有划船落水等情况也都有较大风险。”马青变提醒。

从个体方面,马青变认为,首先,自己对低体温要有足够认知,比如感觉特别冷的时候,进行运动量特别大的、失液失水失能量的活动,应该尽早做好保暖,这很关键。一旦发生低体温的情况后,千万不要大范围揉搓皮肤,因为皮肤毛细血管会扩张,加速体温下降。如果带了备用衣服,要赶紧裹住身体或者先用毛巾把身上的水擦一擦,再换掉湿衣服,这很重要。如果能轻微走动更好,可以促进体温回升。

如果有队友在场,可以让伤员喝热水、热饮、热糖水或者吃糖块,帮忙处理外伤。在援助时要注意,如果伤员神志不清或者动不了,挪动伤员身体时要尽量轻一点。因为在低体温下,一旦动作较大,可能会影响伤员的心脏,甚至引发心律失常。

“如果出现昏迷、麻痹、心脏停跳等严重情况,医院救治。”马青变强调,送医院之前,现场要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指出的是,医生对低体温患者抢救时间会更长,患者体温慢慢回升后,在综合治疗下,还是有可能心脏复跳的。

如何避免和预防低体温

在户外运动中,出发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了解自己的运动极限,有必要的情况下,参加此类运动前可以考虑进行体检,全面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随身要带一些防冷保温的物品,学会处理一些轻外伤,准备足够的能量补给来源。

马青变指出,6小时、12小时以上的户外超耐力运动是有高风险的,尤其是在运动中出现外伤或者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

“当然,低体温不光发生在户外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马青变说,比如独居老人在家中突然晕倒或者饮酒过量者睡在马路边,都容易发生低体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