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简单的数学题老算错不想吼孩子,6岁前就得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6岁前这样教数学,小学不吃力》专栏的第八节课,我们来聊聊包括奇数、偶数、数字守恒在内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还会分享一个学习数字的“秘密武器”,掌握了它,孩子就能轻松地理解加法和减法,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孩子要真正学会数数,打好数学的基础,必须先掌握数数的五大原则。我们还通过游戏,帮助孩子练习了数和量的对应,以及从1数到的方法。

其实数字的世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更深入的内容。比如数字0,奇数和偶数,数字的守恒等等。

有一位妈妈说,她儿子豆豆上小学一年级,总是在一些题目上反复出错,怎么讲都是一脸懵的状态,就是应了蒙台梭利的那句话:

概念是不能被直接教授的。孩子只有靠观察和动手处理信息,让经验丰富起来,才能把概念记牢。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数字中比较关键的几个知识点,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孩子领悟其中的概念,成为一点就通、能够举一反三的数学小学霸。

1、不能遗漏的数字0

我们教孩子数数,都是从1开始往后数的。很少有家长会想到教孩子0这个数。

可是孩子学加法后,就会面对3+0=()的这种题型,学习位数时,需要理解个位数是0代表什么意思。

如果不提前教孩子0的含义,他后续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而且光靠我们口头讲,很难给孩子补上这个抽象的知识点。

山东就有一个9岁男孩,因为算不出1+0=1,被姑姑打了一顿,竟然从20楼的窗户爬出去,想要找爸爸妈妈,幸好被消防人员及时救了回来。

虽然对我们大人来说,1+0=1再简单不过了,但对孩子来说,却很难理解0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眼里,4+5=9反而更容易一些。

所以蒙台梭利很重视教孩子认识数字0。她设计了很多活动,来帮孩子理解,到底0是什么意思。

比如纺锤棒和纺锤箱的活动。

上图中标有数字、带格子的小木箱,就是蒙台梭利教具中的纺锤箱。长短一致的小木棒,就是纺锤棒。

在操作这个数学活动时,我们先向孩子演示:

数字1的格子里放1根小木棒,数字2的格子里放2根小木棒,一直放到数字9。

因为木棒的总数只有45根,所以放完9个格子后,就没有剩余的木棒了。

这时问孩子,“0这个格子应该放多少根木棒呢?”

如果孩子说放1根,我们可以回答他,“放1根的话,应该是1这个格子,可是这是0,不是1哦。”

如果孩子说放0根,或者不用放,这时我们就可以肯定他,“对,0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所以0这个格子不用放小木棒。”

这个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但想要孩子真正理解0的含义,我们就要保持耐心,不纠正,不批评,一遍遍地带孩子重复这个活动。

正所谓“量变会产生质变”,重复一定的次数后,孩子会牢牢记住0就是没有的意思。

在玩上面这个活动时,我们可以利用家里的纸杯、卷筒纸芯来代替纺锤箱,用小木棒、笔等来代替纺锤棒,同样能达到训练效果。

我们还可以变换游戏形式。

小样妈给大家准备了图片上的计数垫素材,以及0-20的数字卡片(记得找我领取哦)。

准备一些同样规格的物品,比如纽扣、糖果、乐高积木、跳棋棋子等。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在小格子里放上对应数量的物品。

抽到7,就放7个小熊。那抽到0的时候,应该放几个小熊呢?

用这样的玩法让孩子慢慢领会,0就是1个都不用放。

生活中,我们也要有意地考考孩子,“宝贝,我想要0个苹果,你可以帮妈妈拿吗?”潜移默化地把0的概念渗透给孩子。

2、奇数和偶数,一个办法就能掌握

我们都学过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这些定理。很多孩子学这些定理的时候会一头雾水,很容易出错,就是因为对奇偶的理解不够牢固。

要教孩子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直接拿数字问他,2是什么数,3是什么数,肯定是不行的。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这么问他,就像让高中生听高等数学课一样烧脑。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一堆物品,让他可以用眼睛观察,用手摆弄。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说过,教孩子数和量的对应时,要在数字卡片旁边摆放相同数量的实物吗?

在教孩子奇数和偶数时,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下物品的摆法。

像图片里那样,一行摆2个物品,不断往下延伸。摆好后,请孩子观察一下,看他能不能找到什么规律。

提示他把这些物品想象成是小朋友排队,有些数字,小朋友都能两两一组找到好朋友,比如2、4。可是有些数字,却会有落单的小朋友,比如1、3。

通过反复摆放物品,孩子能够慢慢学会区分,哪些数字是成对的,哪些数字是落单的。

等他掌握这一点后,再告诉他,成对的数字有一个名字,叫作“偶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字也有一个名字,叫做“奇数”。

对孩子来说,发现数字摆放时的规律,要比知道奇数、偶数这些名称更重要。

3、数字守恒:杯子多,还是木棍多?

如果你觉得,教孩子数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我猜你一定不知道什么是“数字守恒”。

这是小样妈在上尹文刚教授的脑功能培训课时,尹教授特别强调的一个数学知识点。很多小学生都没能通过这一关的考验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