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话里个
“勿要忒……噢”
作者:陈永生
沪语改写:冯济民
诵读:王浩峰
文字修正:丁迪蒙
(上)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8分31秒。
语言搭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勒海发展变化个,一眼旧词语个淘汰搭仔消失,某些新词语个出现搭仔流传,侪是一种必然个规律。
上海方言也有迭种现象,“勿要忒……噢”就是其中之一。迭个俚语格式勒从前个上海闲话里是呒沒个,伊个出现,只有二、三十年辰光。
迭是个比较有趣个俚语格式。比方讲,“勿要忒好噢”,伊个意思是“好得勿得了”,迭就有眼难以理解了,尤其是对勿懂上海闲话个人来讲,更加是一头雾水。
因为迭能,我觉着有必要来讨论讨论。
第一、“勿要忒……噢”个语义探索
还是以“勿要忒好噢”为例。从字面浪看,“勿要忒好噢”表个是否定个意思,但是实际个语义却是肯定。葛么,究竟是啥个原因呢?阿拉晓得,用否定个形式来表示肯定个内容,常见个有两种情况:
1、双重否定。比方:“伊勿是个勿好个人。”
2、否定加反问。比方:“伊难道勿是个好人?”
但是以上迭两种情况,“勿要忒好噢”侪勿符合。既然是迭能,就只好从其他方面来考虑了。
我觉着,勒“勿要忒好噢”迭一语境里,“勿要”已经勿是通常意义浪个“勿要”了,而是“勿止”个意思,“勿要忒好噢”就是“勿止忒好噢”,即“忒好”个“更加”,也就是“邪气邪气好”。换句闲话讲,其程度已经超越了“忒好”,也就是即英文当中个over。
葛末,问题来了,“忒好”本身已经是“好”个最高级,哪能会得又冒出一个“超过”呢?
对此,我觉着可以拿伊看作是一种表达浪向个夸张,伊以相同词语个重复来进一步强调“好”个程度,也就是所谓个“邪气邪气好”。
关于迭点,末尾个语气词“噢”也起了一定个作用,因为伊勒搿搭表示个是惊讶搭仔感叹。
再讲,阿拉现在经常使用个“超级”一词,也是个蛮好个说明。比方:“超级好”、“超级漂亮”、“超级有道理”、“让人超级恶心”等。
可见,形容词个最高级,勒语言实践里也有拨“超越”个现象。
另外要提一提个是,是否有“勿要……噢”迭一格式,表达个效果也勿相同。试比较下头个例子:
A、“搿个人忒好了。”
B、“搿个人勿要忒好噢。”
无疑,B例要比A例来得活泼诙谐。
第二、“勿要忒……噢”个结构形式
先看“忒……”。迭个“忒”是程度副词,是“交关、十分、邪气”个意思。“忒”后头一般侪是形容词,也有少数个动词,但仅限于表示心里活动个,比方“想、爱、恨、向往、欢喜”等。
从形式浪看,“忒……”是偏正结构,副词个状语搭形容词个中心语相结合。
从内容浪看,“忒……”就是“邪气……”,表示程度邪气高、意味交关重。
再看“勿要忒……噢”。从表面浪看,“勿要忒……”应该是动宾结构,即动词“勿要”搭“形容词性个“忒……”个结合。当然,迭个仅仅是形式浪个。
由于整个“勿要忒……”是个固定个俚语,内容是“邪气邪气……”,所以,勒实际运用当中,可以拿伊看作是一个形容词性个偏正短语。
第三、“勿要忒……噢”个语法特征
(一)前头提到一般是形容词或者表示心理活动个动词,但是,有辰光也会得是名词个。比方讲:
1.“借了钞票赖极皮,勿要忒垃圾噢。”(借钞票后赖掉,太下流不要脸面)
2.“侬迭个人乐开,勿要忒模子噢。”(你这个人很大方,是个楷模。)
3.“伊书读过头了,现在勿要忒书笃头噢。”(他读书太多,书呆子气十足。)
4.“搿个人常庄开大兴,勿要忒夜壶台噢。”(这个人常说大话,太不靠谱。)
例子里个“垃圾、模子、书笃头、夜壶台”,侪是名词,但勒搿搭侪像形容词,属于词性活用。
(二)“勿要忒……噢”后头个,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比方:
5.“上海个响油鳝丝,勿要太灵哦。”
6.“今朝发奖金,勿要太适意哦。”
7.“自助菜吃到扶墙,勿要忒退招势噢。”(自助餐吃到撑,真是太难看了。)
8.“迭只癟三,勿要忒小家败气噢。”(这家伙,实在是太小气了。)
9.“伊是只小刁模子,勿要忒会白相人噢。”(他很刁钻,非常会耍人。)
例5里是单音节词,例6是双音节词,例7是三音节词,例8里是成语,例9里是短语。
(三)由于“勿要忒……”是形容词性个短语,平常侪用勒口语里,所以,勒句子里大多数作谓语。比方:
10.“现在个陆家嘴,勿要忒闹猛噢。”
11.“刚刚勒股市里赚了一票,勿要忒扎劲噢。”
10是单句,11是复句。
有辰光也会得作补语。比方:
12.“伊跌脱一跤,跌得勿要忒结棍噢。”(伊摔了一跤,摔得很重。)
作定语,搿种情况邪气少。比方:
13.“搿个赤佬,勿要忒烂污噢。”(这家伙,是个下三烂。)
至于作句子其他成分,只不过是偶尔出现勒一眼幽默风趣个商业广告里,整句带有一定修辞色彩,属于一种特殊个用法。比方:
14.“‘勿要忒灵哦’,是阿拉产品质量个口号!”
15.“上海本帮菜,一直勒追求‘勿要忒赞噢’!”
例14里作主语,例15里作宾语。
(未完待续)
精选留言
陈永生(朋友)
谢谢钱老师指点!
钱乃荣
就是《论语》第一篇“不亦?乎”的句式
附:
上海话里的
“勿要太……噢”
陈永生
(上)
语言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一些旧词语的淘汰与消失,某些新词语的出现与流传,都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上海方言也有这种现象,“勿要太……噢”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俚语格式在从前的上海话里似乎是沒有的,它的出现,估计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俚语格式。
比如说,“勿要太好噢”,其义却是“好得不得了”,这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尤其是对不谙上海话的人来说,更是一团雾水。
鉴于如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来讨论一下。
一、“勿要太……噢”的语义探索
我们还是以“勿要太好噢”为例。
从字面上看,“勿要太好噢”表的是否定,但实际语义却是肯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肯定的内容,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双重否定。例如:“他不是个不好的人。”
2、否定加反问。例如:“难道他不是个好人吗?”
然而,“勿要太好噢”都不符合以上这两种情况,既然如此,那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考虑了。
我们觉得,在“勿要太好噢”这一语境中,“勿要”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不要”了,而是“不止”的意思。“勿要太好噢”就是“不止太好噢”,即“太好”的“更加”,也就是“非常非常好”。换句话说,就是其程度已超越了“太好”,即英语中的over。
那么,问题来了,“太好”本身已是“好”的最高级,怎么会又冒出一个“超过”呢?
对此,我们觉得可将其视作是一种表达上的夸张,它以相同词语的重复来进一步强调“好”的程度,即所谓的“非常非常好”。
关于这点,末尾的语气词“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它在这里表的是惊讶与感叹。
再说,我们现在常用“超级”一词,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例如:“超级好”、“超级漂亮”、“超级有道理”、“超级令人恶心”等。
可见,形容词的最高级,在语言实践中也有被“超越”的现象。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有无“勿要太……噢”这一格式,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试比较下例:
A、“搿个人太好了。”
B、“搿个人勿要太好噢。”
无疑,B例要比A例来得活泼诙谐。
二、“勿要太……噢”的结构形式
先谈“太……”。
这里的“太”是个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的意思。
“太”后面的“……”,一般都是形容词,当然也有少数的动词,但仅限于表示心里活动的,如“想”、“爱”、“恨”、“向往”、“喜欢”等。
从形式上看,“太……”是个偏正结构,即副词的状语与形容词的中心语相结合。
从内容上看,“太……”,就是“非常……”,表示“……”的程度很高、意味很重。
下面再谈“勿要太……噢”。
从表面上看,“勿要太……”应是个动宾结构,即动词“勿要”与“形容词性的“太……”的结合,当然,这仅是形式上的。
然而,正是由于整个“勿要太……”是个固定的俚语,其内容是“非常非常……”,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将其视作是一个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
另外,正是由于这是一个上海话俚语,所以,末尾的语气词“噢”,也有写作“哦”或“喔”的。
三、“勿要太……噢”的语法特征
1、前面提到,“勿要太……噢”中的“……”一般是形容词或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但有时也会是名词。例如:
(1)“借了钞票赖急皮,勿要太垃圾噢。”(借了钱后耍赖,实在是下流不要脸。)
(2)“侬迭个人乐开,勿要太模子噢。”(你这个人很大方,是够朋友的楷模。)
(3)“伊书读过头了,现在勿要太书笃头噢。”(他念书过了头,现在书呆子气十足。)
(4)“搿个人常庄开大兴,勿要太夜壶台噢。”(这个人经常说大话,真是太不靠谱了。)
上例中的“垃圾”、“模子”、“书笃头”、“夜壶台”,都是名词,但在这里皆用如形容词,属语法中的词性活用。
2、“勿要太……噢”中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一曰词组)。例如:
(5)“上海个响油鳝丝,勿要太灵噢。”
(6)“今朝发奖金,勿要太适意噢。”
(7)“自助菜吃到扶墙,勿要太退招势噢。”(自助餐吃到撑,形象真的是太糟太难看了。)
(8)“迭只癟三,勿要太小家败气噢。”(这家伙,实在是太小气了。)
(9)“伊是个小刁模子,勿要太会白相人噢。”(他是个刁钻之人,非常会玩弄人。)
例(5)中的为单音节词,例(6)中的为双音节词,例(7)中的为三音节词,例(8)中的为成语(固定短语),例(9)中的为短语。
3、由于“勿要太……”是个形容词性的短语,加之平时都用于上海话口语中,所以,它在句中大多作谓语。例如:
(10)“现在个陆家嘴,勿要太闹猛噢。”
(11)“刚刚勒勒股市里赚了一票,勿要太扎劲噢。”
以上例(10)为单句,例(11)为复句。
有时也会作补语。例如:
(12)“伊跌脱一跤,跌得勿要太结棍噢。”(他摔了一跤,摔得很重很重。)
作定语情况很少。例如:
(13)“搿个赤佬,是个勿要太烂污个人噢。”(这个家伙,真是个下三烂的人啊。)
至于作句子其他成分,那只能是偶尔出现在上海一些幽默风趣的商业广告里,整句带有一定修辞色彩,属一种特殊的用法。例如:
(14)“‘勿要太灵噢’,是阿拉产品质量个口号!”
(15)“上海本帮菜,一直勒勒追求‘勿要太赞噢’!”
例(14)中的作主语,例(15)中的作宾语。
(未完待续)
作者:陈永生
诵读者:王浩峰
丁迪蒙
迪蒙,启迪蒙昧者也。上海市人。原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
沪语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吴侬软语的典范。她既可以用来拉家常,也同样可以用来朗读各类诗歌散文。
沪语完全可以书写,同粤语可以写作是一样的。本平台所有文章都是经过改写后,用沪语来演绎的,汉字书写也是正确的。
丁迪蒙所撰写的,与沪语相关的著作主要有:
《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年出版社
《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话绕口令》少儿出版社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话读成语故事》少儿出版社
《囡囡学童谣》,少儿出版社。
来源:“吳越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