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回顾战争史,会发现很多有特色的*人,如陈明仁、孙立人、林彪、粟裕等等。他们用自己的经历、个性、勇气、智慧把历史衬托得非常精彩。尤其是两位风格不同的将*在战场上针尖对麦芒时,历史的天空会显得格外明亮。国共战争史上,林彪和陈明仁在四平对决,就是这样一场经典战役。回顾林彪和陈明仁一生,在四平分外明亮。
楚地俊杰
陈是湖南人,林是湖北人,老家离得不远,都是楚地俊杰。
陈明仁生于年,林彪生于年,陈比林年长四岁。在*埔*校,陈是一期,林是四期,陈比林高三届,两人可以说师出同门。其实国共内战,某种意义上是*埔*校内战。陈在去*埔之前,念过私塾和新学,中学毕业后当教师混饭吃,混不下去了选择投笔从戎,去了*埔*校。林也类似,去*埔之前也考虑过当教师。在*埔一期,陈明仁还有一位同样投笔从戎的老乡,叫陈赓;还有一位红遍*校的老乡,叫蒋先云;还一个同样当过教员的同学,叫徐向前,只是没来得及和他们在战场上过招。
蒋介石东征陈炯明,千辛万苦取得惠州攻坚战胜利,蒋介石让*埔四期的学子们讲述胜利的意义。腼腆的林彪跑到黑板上画了惠州地图,给蒋介石留下深刻的印象。惠州攻坚战的英雄恰好是一期的陈明仁。战后表彰大会,蒋介石亲自发布口令:全体信号枪手鸣枪三响,全体司号员吹号三通,向陈明仁致敬。随后蒋介石率将士带头高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呼完口号,蒋介石当场宣布晋升陈明仁为三营少校营长。
陈明仁的*人生涯起点比较顺利,比林彪好很多,堪称蒋介石嫡系。按这个势头,陈明仁本应飞*腾达,然而并没有。年,两人四平对决时,陈明仁的级别是*长,林彪已经成为东北**主要负责人。而此前抗日战争中,林彪在平型关大捷之后就养病了,没怎么上战场;陈明仁跟着远征*可是立下不少战功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论跟对领导重要性
其实陈明仁和林彪一样,都是比较纯粹的*人,差别就在于跟的领导不一样。
毛泽东对林彪百般呵护,费尽心思给他选搭档,让他专心*事指挥。陈明仁的遭遇则不同:打出名堂后,宋美龄非常看好陈明仁,决定当媒人,把廖仲恺文静美貌贤淑的女儿许配给陈明仁。但陈明仁直言相告,自己在老家已经娶有妻子谢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另娶。
——用传统观点看,这是人品好;但在讲究裙带和乡情关系的领导眼中,这叫不会搞关系、不懂事。相比之下陈诚就很会做事,和前妻离婚,娶了宋美龄干女儿,顺便成了蒋介石干女婿,此后一路飞*腾达。像胡宗南、汤恩伯等*埔嫡系和蒋介石套近乎的方式,陈明仁不会,也不想会。
陈明仁还敢和蒋介石对着干。年,陈明仁率部队驻防云南昆明。蒋介石去昆明西山风景区游览,碰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修筑工事。蒋介石见状勃然大怒:“这是谁带的兵?破破烂烂像什么话!”得知是陈明仁的队伍后,就把他叫过去,劈头盖脸一顿训斥。陈明仁不服,当面顶撞蒋介石,并扯下自己的中将*衔,扔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大喊不服,气得蒋介石几乎将他送上*事法庭。幸好云南王龙云出面,才算平息了风波。其实当时是蒋介石摆谱过头了。陈明仁刚刚和*子干仗,又要修筑工事,仪容不整才是正确的。
最终蒋介石没惩罚陈明仁,但陈明仁的前途也没有了。年是中将,等到年还是中将,哪怕他在随后的远征*征战过程中战功赫赫,也没能升级。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而林彪则不同,才华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施展。
风格
陈明仁的带兵风格,和他的个性一样,属于刚猛耿直型。
从战术风格来讲,陈明仁和林彪正好相克。林彪的风格和历史上很多名将一样,稳健类型,稳中求变。陈明仁走的是刚猛路子,类似于彭德怀,类似于孙立人,类似于巴顿。
尤其是远征*时代,刚猛路线上的陈明仁取得一系列战果:
年,陈明仁以副*长名义指挥71*,主攻龙陵,惨烈无比,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陈明仁用比攻坚惠州更英勇无畏的气概歼灭龙陵守敌,打出了远征*战记上荡气回肠的一仗。
年,陈明仁率部主攻回龙山,用智慧出其不意地迂回,歼灭*子。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了解了回龙山战役之后,非常欣赏。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多次致电东北战场的指挥官林彪,对陈明仁不可轻敌,应多研究回龙山战例。
龙陵和回龙山,一次强攻一次智取,两战显示了陈明仁作为一位将*的勇气和智慧。这就好比在四平,一次强攻,一次智守。
年,双方在重庆谈判,上演不流血的战争。
谈判桌外则是炮火连天,流血的*治。
最终焦点汇聚在四平,也就是第一次四平对决。
四平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地处辽宁、吉林、内蒙古交界,是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向南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抗战胜利后,双方都去抢占东北。
东北战场上的国*,是远征*新1*、新6*、71*等精锐部队,他们从辽西走廊的秦皇岛与葫芦岛登陆,一路向北,推进到四平。这个过程中,陈明仁等国家展示的作战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强悍。
当时林彪指挥的是刚到东北的*队,还没有扎根,试图死守四平,当然难度很大。
经过一番较量之后,立足未稳的林彪没能当初陈明仁、郑洞国、孙立人等人的正规*进攻,没能守住四平,一路向北,撤退到松花江以北。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溃千里。
林彪在松花江流域休整、大练兵一年,满血复活。
名将对决
年,林彪又从千里之外回到四平,想要报仇雪恨。
攻守互换,这次是林彪进攻,陈明仁防守。由李天佑纵队,邓华纵队,第6纵队的17师,还有5个独立的炮兵营,总兵力大约10万人组成四路攻城部队。防守四平的国*主要是陈明仁的71*,还是刚刚撤回来的。
陈明仁还是那个陈明仁,从个人冲上惠州城头,到抗战,到远征*,任何时候,陈明仁的风格都是一贯的。林彪还是那个林彪,战术已经打磨得炉火纯青,战术风格还是稳中求变、林彪飘忽不定、虚虚实实。
经过一系列计算部署之后,林彪调兵遣将完毕,把陈明仁的71*指挥部围住,前哨阵地距离陈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百米左右。从国共双方交战历史记录以及战场形势看,陈明仁和他的71*已经是瓮中之鳖。
6月16号,两人的对决开始,肉搏。
和所有时候一样,林彪部署得很好,他从四平南面迂回而来,不仅把71*后路切断,还设计了打援战术。东北战争史上,当年努尔哈赤和他的子孙们就用围点打援这招,让明*苦不堪言。
三天之后的19号,林彪对陈明仁发起总攻。
林彪计算了一切,唯独没有计算到绝境之下陈明仁身上那股不同于国*将领的狠劲,也就是勇气。残酷的巷战开始了,包围圈内的陈明仁很不好过,随时面临覆灭的危险。
陈明仁下令用吉普车堵死房门,用粮食当沙袋做工事,同时严令手持冲锋枪的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格杀勿论。他坐在核心的地下室里,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布满血丝,像一头被困的猛兽。此时外围的林彪也在对着地图紧锁眉头,浓眉下的眼睛放着精光。
*部四周,到处埋着地雷,周围有一百多明暗地堡。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抵挡林彪的冲击。傍晚时分,林彪的人迫近*部地堡,陈明仁转移到路东的预备指挥所。留下陈明仁的兄弟——特务团长陈明信坚守。一番苦战,*部陷落,陈明信被俘。
但是陈明仁还在,战斗还在,四平还在。
陈明仁顾不上兄弟的死活,却还能顾上战斗。四平城铁路线以西全部被林彪的人占领,陈明仁把剩余的部队收缩到道东面继续顽抗,拼死一搏。
此时的四平城内正上演着一幕血与火的真人版大片: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枪炮声、喊杀声、哭泣声、呻吟声,画面是无处不在的白刃肉搏、枪炮的火焰,背景则是被打废掉的坦克和遍地尸体,进程则是尸体越来越多。
71*的直属部队陷进去了,陈明仁孤注一掷,把身边的卫队全部派上去。他自己也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后面督战。干这事之前,他给长官杜聿明发电报:“以身殉国,壮志成仁。”以示决死之心。同时他也做了决死的打算,在衣兜里揣着一支上了子弹的二号勃郎宁手枪,准备随时自戕。
然而故事就是这样,生死较量的战场上,上天总是在有形无形中眷顾勇士。
就在陈明仁准备随时开枪自杀时,枪炮声稀疏下来,慢慢地,阵地恢复了平静——林彪撤了。
林彪之所以选择撤退,是因为郑洞国的53*和孙立人的新1*赶来支援。林彪担心拿不下四平,陷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主动撤围而去。
其实林彪手中还有筹码,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之人,但还是撤了。从6月20号,到30号,林彪围住陈明仁整整十天,竟然没有拿下。
如果说前一次四平保卫战是因为客观原因和战略失误造成的,此战已经没有借口。因为自始至终林彪都以优势力量占据主动地位。也可以说是没有攻坚战经验。但是国*都在城市中,攻坚战是省不掉的。
四平攻坚战是林彪生涯中最糟糕战役(之一)。战后原本就谨慎的林彪在攻坚战中表现得更为谨慎了。此后的辽沈战役中,在沈阳和锦州之间徘徊不定就是如此。若干年之后, 爆发,林彪反对出兵,就是对美*猛烈的炮火有所顾忌。
战后,林彪没有责备任何一个人,而是把责任全部揽下来,检讨:“这次四平没有打下来,不要你们负责任,完全由我负责。主要是我情况了解得不够,决心下得太快,不马上攻城,以围城打援为最好。先消灭敌人的援*再攻城,就肯定能攻下来。另外,这次攻城还暴露了我们攻坚的战术差,这也主要是我平时研究得不够。”要知道林彪是个沉默寡言之人,平时跟部下说话很少,能一下子检讨这么多,非常不容易。不得不承认的是,林彪的检讨非常英明,把低落的士气给扭转过来,不愧为名将。
林彪拦下失利的责任,但并没有人责怪他。那么赢得四平保卫战的陈明仁呢?
国*特色
陈明仁的成功相当于给低迷的国*注入一针强心剂。
蒋介石亲自在南京总统府召见陈明仁夫妇,第一句话就是:“有功之将,殊堪嘉奖,不愧为*埔楷模。”并对手下感慨到:“四平大捷,陈司令创造了人间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蒋介石还请陈明仁夫妇游玄武湖。此时的陈明仁估计又想起当年惠州城下,蒋介石亲自高呼——向陈明仁看齐——的情形。惠州之后,陈明仁得到嘉奖和升迁。然而这一次,却是心碎了无痕,为陈明仁后来起义投诚埋下伏笔。
国*把陈明仁陈明仁捧得神乎其神。国*中还弄出了一个名词,叫陈明仁防线。
陈明仁能在四平坚守到最后,不仅仅是勇气,还有许多战术细节。
最为著名的一个细节就是传说中的“撒豆成兵”。
怎么回事呢?说书先生说:眼见林彪兵临城下,陈明仁心生一计,用大豆阻挡了林彪。当然,这是胡扯。战火之下的街道坑坑洼洼,撒再多*豆也没用。而且两*巷战,双方粘在一起,即使滑倒也是一起滑倒,效果不大。
但是在特定的局部,细节却真的很有用,确实能延缓进攻。
林彪动用一个主力团的兵力向市中心水塔发起进攻。
水塔是城里的制高点,陈明仁派精兵把守。攻占水塔,必须要经过过街天桥。在天桥上的守*预先堆放了*豆。冲锋的士兵接近过街天桥时,水塔内的国*将*豆散满街道。冲锋的战士踩在上面,站不稳。国*开火,杀伤一片。双方旗鼓相当的情况下,细节决定成败。
但是这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细节却成了陈明仁的滑铁卢。
战后陈诚带领参观团到四平阵地视察:
参观团的美国顾问看到阵地上不少工事是用美国的面粉、大米垒成,发出愤青一般的抗议。国*一直比较重视“友邦”意见,美国顾问的分量比较重。
参观团中一些国民*要员(愤青和*客混合体),没本事上战场,却惯于吃香喝辣,靠满嘴喷粪辅助消化之人,眼看美国顾问发飙,也跟着发飙。不仅发飙,还运用中国文人颠倒黑白的本事往陈明仁身上泼脏水。
其中一位是国民*辽北省主席、陈诚的江浙同乡刘翰东,乘机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陈诚与陈明仁不和,逮住机会请求蒋介石查办陈明仁。
蒋介石借势把陈明仁免职。
陈明仁心凉
后来陈诚自己也没查出陈明仁有什么问题。但陈明仁却没有官复原职,而是得了一个“参*”的闲职,彻底凉透了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国*特色。
至于说国*为什么会有这等特色,原因有下面几个。
其一,陈诚看陈明仁不爽。这个也很好理解,陈诚既是关系户,也是蒋介石心腹。陈明仁因为不会搞关系而没能成为心腹。关系户和非关系户不和,是天经地义。
其二,鉴于陈明仁屡次顶撞自己,蒋介石也不想突出陈明仁的贡献。要不然,陈明仁不会在中将位置十年不动。陈明仁起点原本比杜聿明高,最后却落到杜聿明手下,差别也就是没有杜聿明听话。如果把陈明仁竖立为正面典型,蒋介石心里的坎过不去。
其三,或许是最重要的。陈明仁动用的那些物资,都是宋家和孔家的公司在倒卖。虽然事后要以征收的价格补偿;但是以正常价格倒卖,宋孔两家是看不上那点利润的。战区物资价格奇高,才能让他们动心。陈明仁那么干,是动了皇亲国戚的奶酪。
年,林彪终于拿下四平,消灭71*,但并没有战胜陈明仁。当时陈明仁正在南京赋闲,心已死。
年9月1号,中共第21个建*节,陈明仁拟定了起义文稿,三天之后通电起义。陈明仁谈起自己的选择时说出这么一番话:“我记得我在*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都要起来打倒他的。他是我们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他自己。”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这番讲话,脑袋大了一圈,骂了一声娘希匹之后,连忙去找降压药。
纯粹的选择
毛泽东问陈明仁:“子良(陈明仁字子良),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陈明仁说:“我没有任何要求,贵*能这么待我,我此生已知足了。”
毛泽东摇了摇头说:“别人有要求我们还好办,你没要求,我们倒难办了。”随后又哈哈一笑,“从今以后,解放*有饭吃,你就有饭吃;解放*有衣穿,你就有衣穿。”
陈明仁经常对人说:“我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半辈子,他却对我耍尽心机,再看看主席,虽然素昧平生,却对我如此坦诚,像个仁慈的长辈。”
后来*队改革,毛泽东征求陈明仁的意见,“你如果愿意离开*队去从*,*府会拨给你一笔数目可观的特别经费,由你随意支配。”
陈明仁说:“我就算从*,也不会要国家一分钱。不过,我是一个*人,我想参加解放*,为人民立功。”陈明仁担任第四野战*第21兵团司令,率兵进入广西剿匪,为肃清广西匪患立下大功。——陈明仁,还是那么纯粹。
年授衔,陈明仁位列上将。虽然和*埔同门徐向前、林彪的元帅没法比,和陈庚等人的大将也没法比;但比起他在国*中的中将还高一级。而国*的中将如毛,不值钱;这边的上将可是货真价实,含金量十足。
有时在想,如果陈明仁最初就跟毛泽东会怎样?如果林彪跟着蒋介石会怎样?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不妨想一想这些如果。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