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沉重的书写中国近代史上惊魂未定的一页 [复制链接]

1#

沉重的书写:中国近代史上惊*未定的一页,


1894 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泱泱清王朝对峙弹丸小国日本,战场失利,渐显败势。此时,正在为战事失利而懊恼的北洋海*提督丁汝昌接到日本将领伊东佑亨的劝降信。信中写道:“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伊东佑亨致丁汝昌书》)其中,“夫取士必以考试”指的是科举取士的制度,“考试必由文艺”在这里指的是文章撰述和书写方面的学问。信中一面是劝降之意,一面是对积重难返之“书写”学统的挖苦。撇开是非自有公断的战争、谈判和签约过程,由此探索、反思并重新发现传统书写体例与现代国家走向的关系,的确是横陈在世人尤其是士人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传统社会选拔人才需要考察文章写作,但何以让文章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上蒙羞,甚至留下了无法承受的罪名,需要我们回到大历史的背景中寻找答案。


“学而优则仕”:文章写作与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


就其本质而言,科举制度并非单纯的教育制度,而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如何考试,如何选拔人才,考察的重要标准就是文章写作。科举制度将“选官”和“做文章”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对中国士人书写方式与书写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科举考试到明清之时,慢慢使用了八股取士的制度。当然八股文也并非如后人批判的那么一无是处。考察八股文的源流就会发现,八股文不但与经义、试帖诗、律赋、策论等考试文体有关,还与骈文、古文及经典注疏等非考试文体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关系。正如周作人所说:“八股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蓄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也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价。”(《论八股文》,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千百年眼》,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


当然,中国士人重视文章写作并非始自科举制度,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自古就是文章大国,“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书写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到士人的意识之中。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做文章是人间诸种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和道义的传播者,中国古代士人很早就将立言、立德与立功并列为人生三大不朽之事。而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又平添了凭文章可以晋身*治,进而获得治国、平天下的资本与荣耀。封建士子遂把“学而优则任”看作是变更自身命运的希望,也视为获得社会承认的某种荣誉标志。在中国古代,唯有士人才有资格接受人文教育,尤其是书写方面的知识,而其社会地位也正是基于这种书写的知识获得的。由此,民众对读书的崇拜,士人对功名的热衷,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心理特征。因此,以科举求功名,成为千百年来士人朝思暮想的夙愿、梦寐以求的归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思维渗透到每一位读书人的脑海,渐渐积淀为一种心理定势。


科举制度选择的文章书写程式,直接影响到文风的形成,而文风与士风、民风和社会风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八股取士而言,深深影响了明清以来的文风、士风、民风。尽管从文章上来说,八股文是一种不错的写作样式。但八股文写作有着繁琐的文法规范,驱使人们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雷池半步。数百年里,科举考试的文章写作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也潜藏着一种思想规训与思维控制的企图。而士人为了挣得功名,皓首穷经,到了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韦伯曾经指出:“中国的考试,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完全具备经典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适合于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思考方式。”(《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143 144 页)


“当务之急在废八股”:甲午海战与科举制度批判


八股取士的科举弊端一直存在,历史上也时有人批评,但直到面对甲午海战的失败,中国士人才初步达成共识,认为八股取士制度亟待变革。如果说 1895 年以前的士人们对传统书写体尤其是八股保持着一种眷恋,那么在 1895 年以后这种情形则有了极大的转变。包天笑曾经回忆当时的情形说:“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其他该研究的学问呢!”(《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145 页)有识之士强调中国之所以战败并割地赔款,不是朝廷无能,根本原因在于八股科举考试窒息了士人的思想和能力。这样看来,在日本人劝降的不纯动机背后,那信上所说的“墨守常经”之诟病也算是不幸言中。


1895 年,面对“骄嚣”、漂浮的学风,严复在天津《直报》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重要*论,发出了“废八股”的强音。他指出:“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他甚至说:“时局如此之糟,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严复:《论世变之亟》)他列举了八股取士的三大罪状:“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坠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志,上不足于辅国家,下不足于资事蓄;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并指出当代救亡之道在于废除八股取士而大讲西学(严复:《救亡决论》)。同年 5 月,康有为等发起《公车上书》,也痛哭流涕地发出了改革科举的声音。但即使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从民间举子的号召到*府的改革实践,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时至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依旧坚持科举革废的观点,并且将甲午战败的罪名放在了以科举为主体的书写体等问题上:“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故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42 页)“故国亡于无教,教亡于八股。故八股之文,实为亡国、亡教之大者也。”(《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第 718 页)


为什么人们把矛头对准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呢?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晚清所谓的教育,皆是为科举考试服务的,一切都要围着科举这个指挥棒转。结果便使得读书人除了帖括、制艺、诗赋之外,一概不知。然而,问题还不单单在科举本身,而在于国家只用八股取士,“为中国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学者坠聪塞明,不识古今,不知五洲。”(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280 页)这种制度自身既不能造就人才,对社会上所谓没有出身的人才又根本排斥。显然,中国要自强,要改革,要进步,需要大批卓绝务实、不尚空谈、眼界开放、思想锐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的造就,已经不能指望旧的教育体制和官制。为将来计,中国的改革只能从废除八股试帖、科举考试开始,进而改革已有的官制。这是打破固有的体制循环的第一步。


“废科举而建学堂”:知识转换与士人独立人格的塑造


科举制度为利禄之途,至晚清已经历经千年,早已深入人心,为中国士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对它进行任何改革,势必难度极大。但康有为等维新之士一系列的条陈、奏折,终于促使光绪皇帝下了决心。 1898 年 5 月 12 日,光绪帝下达谕旨:从乡会试到经济岁举,乃至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为策论”。这意味着八股取士被废除,策论成为士人书写的重要体裁。但直到科举改制出现,人们才逐渐摆脱传统的科举心态,关心起八股文写作之外的知识。姚公鹤的《上海报业小史》中记载了科举改制对报章盛行的作用:“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而服习不外乎是。书贾坊刻,亦间就各报分类摘抄刊售以牟利。” 1901 年 8 月 29 日,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科举为抡才大典……乃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义无所发明,急宜讲求实学,挽回积习。”(《光绪*要》卷 27 ,上海荣义堂 1909 石印本) 1903 年 3 月,张之洞上《请递减科举折》,诉说科举之弊:“科举之诡弊相仍,可侥幸而期获售。虽废去发古试帖,改试策论经义,然文字终凭一日所长,空言究非实诣可比。”


我们看到,早在 19 世纪末书写体的变革就在静悄悄地进行着:改八股而试策论的改革措施容纳了新学知识,以圣贤义理之学为根本,又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八股考试的空疏迂谬之弊,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当然,真正导致士人知识重心根本转移的还在于 1905 年的科举制废除。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读书、写文章就是为了做官,既吞噬了教育的独立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也扰乱了知识传播的纯粹性。陈独秀以亲身经历道出其根本弊端:“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 1905 年 9 月 2 日,清廷下诏:“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的革废,预示着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自身发言方式的转变。如何调整知识资源,面对新的事物,改革使全国的读书人一度大为恐慌,他们平日朝夕所读的是八股,案头所列的是闱墨或试帖诗,经史向不研究,时务更是茫然。


新的传媒、新式学堂、新的学会和新的报刊的出现,西方文化在转型时代空前扩散,而西方知识与思想也在这些载体的支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士人逐渐突破传统的知识结构,“学”的内涵由儒家经典向时务知识转向。据广学会报道,“现在已有很多人,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要买我们的书;以前即使白送给他们这些,他们也不愿看一看”,而今“各行各业对西学都有极大的需求不仅是教育方面的书籍,地理、历史、科学、旅行方面的书籍都需要”(《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出版史料》 1992 年第 1 期,第 44-45 页)。甲午海战,让士人觉悟到单凭传统的儒家经典已经无法应付现世的变化。正是科举的革废,使得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走科举路的知识人丢掉了进身之阶、立命之梯。他们不得不摆脱传统“稻粱谋”的路径,开辟新的人生道路。新式学堂让具有“中间物”色彩的知识人不断蜕变,身份也随之在知识体系的转换中获得了新的确认。 1894 ,一个坐标式的年代,“一战而人皆醒”,难怪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


(作者系河南大学副校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 20世纪书写体变革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研究”〔 11BZS049〕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 2014年 11月 05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