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occupyperth.org/feidian/3065.html引用格式
刘珍竹,栾华,袁大*,等.临床诊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要点分析——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J].医学与哲学,,41(18):50-54.
目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仪器的进步与更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也明显提高。“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首要关键,所以很多患者就诊过程中往往在短时间内需要接收大量的信息,患者虽然被成功救治,但整个治疗过程却是在紧张、恐惧及焦虑中度过。在一些发达国家,医务人员较早注意到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基本素质的培养[1]。而我国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2]亦在很早便指出医学的研究主体是人,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还是人,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损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所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人文关怀尤为重要。
1人文关怀应贯穿临床诊治全程
在自媒体时代,“人文关怀”在不同职业、不同人群中流传,人们靠着自己的理解把它用来描述不同的情境。在《人间世》《急诊室的故事》等多部高收视率的医疗纪实片中,“人文关怀”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线。那么,在临床治疗中,何为人文关怀?是一个微笑?一次筹款或者是一次成功的手术?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每一位临床医生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1.1“人文关怀”知识化,未融入临床实践
当下医学人文教育完全等同于医学人文知识的教学与传授,只专注于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知识的逻辑演绎与硬性灌输,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致命缺陷[3]。目前对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均有规范的诊疗指南,但在各种疾病的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并没有关于人文关怀的指导。提示了如今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工作相脱离,医学人文研究仍然停留在期刊的学术研究及讨论中,并没有找到在实践中的落脚点[4]。杜治*[5]强调医学人文没有了实践,其理论就失去了基础,只能成为一些空话,而实现人性化的医疗,最为关键的是临床医生的参与。临床医生每年参加多项学术活动,学习国内外更新的指南,见识高大上的新技术,分享成功救治的病例,这些学习机会让我们知晓如何合理用药、如何采用合适的手术术式、如何应用新技术。但是,并没有告诉当患者害怕时、愤怒时、焦虑时、哭泣时,作为临床医生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1.2“临床治疗”流程化,忽略了人文关怀
目前,临床治疗仍是以治病为主,甚至要同时兼顾收益、平均住院日、高额医保等问题,所以时常忽略人文关怀。有的患者从外地带着资料赶来求医,却被要求必须所有检查再做一遍;有的高龄患者来诊,却因为合并多种疾病,相关科室都“拒之门外”;有的患者家属求医过程中态度蛮横,相关科室都“敬而远之”。而耳熟能详的“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最终被忽略了。
张晓奥等[6]曾提出做一名好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医生在苦练医学技术的同时,如果能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切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工作中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病痛的一部分是躯体产生的,另一部分是心理产生的,好医生首先减轻的就是患者心理部分的疾病。在众多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以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受到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