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医学会统计资料显示,心律失常在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中排名第三,位居高血压、冠心病之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并不是心脏病人的专利,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
接下来笔者就心律失常的一些科普常识做一介绍,供读者参考:
01
什么是心律失常?
顾名思义,心律就是心脏的节律,通俗讲就是心跳。心律失常是西方医学的诊断名词。在祖国传统医学文献中虽无心律失常这个病名,但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已有很多对于现代医学意义的心律失常的描述,比如“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认为心律失常出现的代脉,是由于脏气虚弱所致;细脉由气虚所致,若脉来涩滞,常伴有心痛。
我们都知道,心脏由四个腔室的“一收一缩”完成全身的血液供应,但是很少知道心脏的工作也需要有“电路系统”来供电,也就是医生平常说的“传导系统”。这个电路的“总司令部”是窦房结(一个长在右心房附近的结构),它负责向心脏各处发电,发布最高的指令,产生的电流通过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等结构传遍心脏各处,为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心律失常说白了,就是心脏“电路系统”出问题了,于是心脏的各个部位就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比如,窦房结这个司令部被篡权,不能掌控整体系统功能,中间传导系统的电路断路了;线路连接错误了、莫名多出一条电线等等。由此出现心脏的节律紊乱,如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02
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心律失常最常见于已经有心脏病的患者,但也可发生于心脏正常的人。也就是说,所有能导致心脏的“电路系统”出问题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只不过同时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时,心脏的“电路系统”更容易出问题。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等,特别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此外,生活中的某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心律失常,例如可能使心律失常发生后自行停止转变为正常心律,当然也可能使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现分述如下。
1.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可影响心脏的收缩及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都同时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2.生活习惯:正常人过度疲劳、失眠、饮浓茶、吸烟、饮酒、甚至情绪波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酸碱平衡:体内的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低钾或者高钾血症可以引发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对于合并糖尿病、甲亢等容易导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患者,应该时刻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
03
心律失常的类型
我们常说的“心律不齐”只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类型,另外心率过缓或者过快都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正常成人的心率保持在60~次/分,成人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就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高于次的就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然而,除了心率次数外,心跳的节律更是识别心律失常的重要特征。
根据心脏“电路系统”功能受损的部位不同,心律失常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各类房性、室性、交界性、混合性,以及反复心律、并行心律、房室分离、心房分离等等。然而,流程上常用心率次数区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的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的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心电图是明确心律失常的重要检查和诊断手段。心律失常发生时普通心电图可以比较容易地记录到并得以诊断。如果普通心电图未记录到异常,临床上还经常用到食道调博、心内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等检测手段。其中食道调博和动态心电图是无创的,而心内电生理检测和植入式心脏检测器则是有创的。食道调博是将一根电极从患者鼻孔插入、经过食道送到毗邻患者心房水平处的食道壁上,发放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刺激,诱发出心律失常得以诊断。
动态心电图则需要患者持续背一个“盒子”持续记录心率及心律以期能记录到异常。这种检查依赖于概率,说白了就是“碰运气”,如能记录到异常即有可能辅助诊断,记录不到则没有价值。类似的植入式心脏检测器就是在患者胸壁上埋起一个装置,持续记录患者的心律情况,能记录到的异常事件的可能性增高,但仍然有赖于“运气”。心内电生理检测是心律失常诊断的终极手段,这是一个微创的小手术,需要穿刺腿部的大血管,插管送电极到心脏的“电路系统”检测传导功能的异常。
04
心律失常的表现
心律失常的发病表现各异,患者最常以心慌、心悸为主诉,轻者可以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重者能导致猝死(如室速、室颤)。
轻度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甚至有少部分心律失常病人无任何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而在体检或医生听诊以时被发现;重度心律失常可发生黑曚、晕厥、抽搐、阿-斯综合征,诱发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猝死。
一般来说,晕厥可见于阿-斯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度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抽搐可见于阿-斯综合征;猝死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顫动、未经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室停搏、预激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心脏停跳。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如早搏的病人有心脏停跳感、心脏跳到嗓子眼的感觉、心脏“落空感”;房颤的病人可感觉到心跳不规则、忽快忽慢,脉搏忽强忽弱;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慌等。
05
心律失常的危害
有些心律失常即便症状严重,但对生命危害极小;而有的心律失常症状轻微,但危害极大,甚至导致猝死。心律失常的危害常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血液循环异常:心律失常发生时,心房和心室收缩顺序异常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导致全身各个组织系统供血不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这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无异于“雪上加霜”。
2.导致外周器官循环血管收缩,引起器官缺血甚至功能衰竭:如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可使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甚至肾功能减退,其症状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3.导致脑循环血流减少:这对于具有正常脑血管的患者来说,尚易于耐受,但对于脑动脉已有病变的患者,则会引起脑血管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如眩晕、乏力、视力模糊、偏盲、惊厥、晕厥、局部麻痹或轻瘫,甚至出现抽搐和精神异常。其中心率极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会由于脑血流量的减少而产生晕厥和抽搐,临床上习惯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
此外,心律失常对心、脑、肾、胃肠、肌肉和皮肤的血供都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这种损害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本身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对心排血量的影响和重要特定器官的功能状态。
4.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猝死的发生率最高。
5.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有症状的心律失常经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疾病,而这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甚至会导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增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06
所有心律失常症状都需要治疗吗?
各种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表现极为不同,是否需要治疗要看具体情况。由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引发的早搏,可能就不需要药物干预,通过休息或非药物方法的调整就能治疗。
在所有心律失常中,早搏最为普遍。具体来说,绝大多数的早搏没有危险。若并未感觉到不适,不需要进行任何服药和手术的治疗,对生活质量也没有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出现头晕、心悸甚至昏倒等症状,以及一些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这些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因为其发生通常都有一些潜在原因,所以需要同时治疗潜在的疾病。有时去除病因或诱发因素后心律失常会自动消失。
目前针对心律失常,我们有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两种主要手段。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根据具体情况或采用药物治疗的措施改善症状,或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如若患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就有可能要进行装心脏除颤起搏器的手术。
07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预防十分重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2、积极预防和控制患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如禁烟限酒、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切勿过劳、熬夜等;
3、平时要做到适当体育锻炼,保持标准体重;
4、如发现出现心律不齐的临床症状,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