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关于心脏骤停复苏的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但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仍然低于10%。院外心脏骤停是一个异质性极高的诊断,不同原因导致的院外心脏骤停临床预后可能存在较大差异。POST-SCD研究对所有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尸检,结果发现有40%的院外心脏骤停并非“突发事件”,在满足WHO规定的心源性猝死定义的患者中,仅56%经尸检证实可归结于可通过除颤仪抢救的心律失常;其余被归于SCD的院外心脏骤停实则是药物过量、肺栓塞、出血、心包填塞等非心律失常原因导致的。因为经过复苏的心跳骤停(SCA)患者不是突然死亡的,所以大多被排除在研究外。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心跳骤停复苏患者的根本病因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探究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预测因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人群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所有居民。研究者选取了年2月1日至年1月1日期间旧金山18至90岁的所有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院外心脏骤停是根据急诊医疗系统的首诊印象判断的,骤停的标准依据WHO定义,即有目击者的情况下,症状出现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或在无目击者的情况下从最后一次被见到存活且无症状到心脏骤停的时间小于24小时。存活至住院的心跳骤停幸存者定义为能被收入院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但不包括在急诊死亡的患者,改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住院期间死亡组和存活至出院组。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搏骤停是指未发现可识别的非心律失常原因(如急性脑血管意外、肺栓塞、出血、过量用药),因此有可能通过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抢救的心跳骤停,但可能有潜在或相关的心脏疾病,如急性或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神经系统病因被定义为卒中、颅内出血或癫痫。以下非意外原因导致的OHCA被排除在研究外:1)患有严重的非心源性慢性和终末期疾病;2)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临终关怀者;4)在就诊时有可识别的非心源性因素导致心跳骤停的患者;5)在过去30天内因非心脏疾病或外科手术入院的患者。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选择了4年内的例符合SCA标准的院外心跳骤停事件,其中例(55.6%)复苏后入院治疗,47例(19.7%)存活出院。心律失常病因占复苏SCA总数的69.1%(92/),在存活出院患者中占91.5%(43/47)。心律失常病因、初始节律为室速或室颤以及白人种族是心跳骤停复苏患者的独立生存预测因素。所有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SCA均未存活。心跳骤停后复苏存活与住院死亡患者的特征名SCA复苏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4±16.3岁,其中66.2%为男性。SCA存活者的平均年龄比SCA死亡者年轻10.3岁。死亡的SCA复苏患者既往卒中患病率明显更高(20.9%比2.1%;p=0.),并且更常服用钙通道阻滞剂(14%比2.1%;p=0.03)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9.3%比0%;p=0.)类药物。室速/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55例(41.3%)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中发现幸存者中比死亡者心律失常更常见(78.7%对20.9%;p0.)。
表1.心跳骤停复苏患者的资料
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有69.1%(例中的92例)复苏的心脏骤停病例存在心律失常原因,明显高于根据WHO定义心脏骤停的尸检报告的55.8%。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在幸存者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死亡者中所占比例(92%对57%;p0.)。即使接受了初步复苏,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心跳骤停依然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超过一半既往有卒中病史的复苏患者存在导致心律失常的神经源性因素(19例中的10例,53%)。83.3%的神经系统导致的SCA是出血性卒中,所有这些卒中患者都在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心跳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的预测因素通过多变量分析,白种人、室速/室颤节律和心律失常原因是复苏后存活至出院的显著预测因子。相反,既往卒中史、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与生存率降低独立相关。因为神经系统病因导致的心跳停搏死亡率为%。
表2.心跳骤停复苏患者的病因资料
图1.心脏骤停的根本原因分类
结果讨论
本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与心源性猝死是两种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不应完全等同。识别SCA的病因对于推进复苏治疗进步至关重要,可能有助于指导复苏流程的改进,并使治疗能够更准确地针对根本的心跳骤停原因。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是心脏骤停复苏患者入院后存活至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这可能是因为目前的复苏流程和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为治疗这些病因而设计的,从而使心律失常原因的心跳骤停者存活率更高。80%的幸存者呈现的心律失常节律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这与以前的研究一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出血性卒中)导致了近1/5的SCA事件,即使成功复苏到住院,结局也全部死亡。通过及早筛选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尽早分流到专门的卒中中心,或者在现场快速评估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服药情况以加快针对性治疗(如逆转抗凝或神经外科干预)可以优化对该类患者的复苏流程。研究还发现,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是复苏后存活出院的阴性预测因子。既往也有研究表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与院外心脏骤停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是由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冠状动脉侧支盗血导致血压快速下降后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导致的。
专家评论
本研究通过强调骤停前的医学信息和复苏后的诊断回答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SCA的真实死亡率是多少?如果忽略心脏医院之前还是之后死亡,那么由明确的心律失常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的总死亡率为85%。尽管几十年来一直强调心跳骤停的预防和复苏,但这一统计数据还是证实并强调了SCA的高致死性。本研究还揭示了SCA的一个重要非心律失常原因: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在最初成功复苏的患者中,18%是由于急性神经系统事件引起的,而最终全部死亡,其中83%是在服用抗凝药物后出现的出血性卒中。尚需要高质量研究明确在颅内出血高危患者中与抗栓药物治疗和卒中预防相关的全因死亡率,进一步改进诊疗流程。2.临床医生应该从本研究中得到什么?首先,尽管心脏骤停复苏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心脏性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死亡率仍高达85%,所以在SCA发生前诊断冠心病和心肌病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有证据的预防心律失常、降低全因死亡的治疗(如使用他汀类药物、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ICD和戒烟药物)或许可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其次,近一半的猝死是由非心脏性原因导致成的,每6例猝死中就有1例是由致命的急性神经系统事件引起的,其中大部分为出血性卒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权衡抗栓治疗和颅内出血风险,指导最佳医疗实践。
来源:
FactorsPredisposingtoSurvivalAfterResuscitationforSuddenCardiacArrest.JAmCollCardiol.May18;77(19):-.doi:10./j.jacc..03..
作者:王学思首都医科医院
推荐阅读
ACC.21
刘少稳:Finerenone降低T2DM肾病患者新发房颤/房扑风险—FIDELIO-DKD研究及其事后分析解读
观点
糖尿病是否影响双抗疗效?
观点
房颤管理不仅仅是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