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门诊,来了一位86岁老太。说是反复发作胸闷胸痛2个月了。
老太原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还有心律失常,吃了很多种药物。可是从6月开始,出现了发作性的胸闷胸痛,到小诊所输液,输了“血栓通”,感觉似乎好一些,又换了了“舒心口服液”,吃了一周后又换了另一种药,记不清了,可效果不好,也停了。7月开始,又胸闷胸痛了。夜间醒后明显,一般要发作1小时左右,坐起来才好些。平时测血压在~/60mmHg。
查体:血压/60mmHg,心率74次/分,心律不齐,可以听到频发早搏,短阵心动过速;两肺可以听到干鸣音,肺底部没有听到湿罗音,双下肢没有浮肿。
听诊肺部也是为了心脏病的诊断。如果心功能不好,肺淤血水肿,严重时肺泡里会有液体渗出,就可以听到湿性罗音,像气泡过水的声音,当然是很微小的气泡,而且坐位时肺底部明显。
又问了一下患者,以前还有气管炎的病史,每天吸烟,70年了。这样的病史,肺里也可以出现干鸣音的。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胸闷胸痛,夜间发作还需要坐起来,检查发现心律失常,这就需要要明确一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状况。
初步检查一下。
心电图:有异常Q波,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还有QT间期延长。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明显肥厚了。室间隔、左心室后壁都是13mm,正常应该是不超过10mm;心室壁的运动也不协调;舒张功能减低,但是收缩功能还正常,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是50%,如果低于45%,那就是心脏收缩功能衰竭了。这些数值超声报告上都有的。
颈动脉超声也有问题,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了,左侧1.4mm,右侧2.1mm,正常是0.9mm以下;还发现有斑块,右侧颈外动脉起始部有70%的狭窄。这说明老太太的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严重。
综合检查下来的结果,老太太夜间发作的胸闷胸痛,和心肌肥厚、心脏舒张功能减低以及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心功能减低有关。因为心脏舒张功能不好也会心衰的。
这么大年纪,还是先药物治疗吧!家属也不想做有创的检查和治疗。
再看老太太吃的药,品种不少,仔细一问吃法,发现问题了。
阿司匹林肠溶片mg,每日1次;
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
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1次;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每日2次;
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
还吃着3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维生素等。
他汀药物,据说吃过一阵儿,后来就自己停服了。
按说老太太抗心绞痛的药物吃得挺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β阻滞剂——美托洛尔;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经典的三大类抗心绞痛药物都用上了。不仅如此,还用上了改善心肌代谢、保证心肌缺氧时供能的曲美他嗪。可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用药的问题在这里,硝酸异山梨酯片,每天只吃2次。
硝酸异山梨酯,又名“消心痛”。是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扩张静脉,减少血液回流心脏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室内压力的,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的,当然也有扩张动脉的作用,比较弱。
硝酸异山梨酯这个药,作用时间不长,一般维持6小时左右,所以需要每天服药3~4次,否则作用维持不住。
于是,做如下调整。
*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每日4次。之所以每日4次,因为老太太有夜间发作。
因为硝酸酯类药物持续用药会产生耐受,失效,所以要“偏心给药”。夜间留出比较长时间的间隔,“洗脱期”,使病人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位患者每日7:00起床,那我们就7:00、12:00:、17:00、22:00给药,这样既保证治疗需要,也减少耐受、不敏感。
*三种中成药停服。改为“通心络”口服。
通心络也是一种中成药,但是经过循证医学研究,有改善动脉硬化,改善心肌缺血,增加侧支循环的作用。
一周后,患者复诊,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血压/50mmHg,心率72次/分,心律失常消失。化验报告脑钠肽(BNP)45.1pg/ml,正常(这也是心衰的指标),空腹血糖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3mmol/L,同型半胱氨酸16.6μmol/L。
冠心病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低于1.8mmol/L,患者不达标,加服匹伐他汀,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小。
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加服小剂量叶酸。
高龄老人,空腹血糖偏高,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暂无需处理,还要注意防止低血糖。
老年患者,自行服药时间长了就有些错乱,家人要给予关心检查才好。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脚上出现4种情况,可能血管被“堵住”了,没有说明血管还很健康
脚是人体第二心脏,假如有这5个表现,也许你的双脚血管被堵了!
快来看!比速效救心丸还管用的心脏病急救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