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A现场报道
Beijing,China
年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于9月18日在中国北京拉开帷幕。走过欧洲、走过美国、也走过亚太的日本和香港地区,世界心律失常大会(WSA)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并且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也同期举办,这无疑体现中国心电生理领域近年来取得卓越进步,在国际舞台获得更高认可。
开幕式前,一场新闻发布会先为大会预热。这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由参加会议的各心律失常领域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的主席、前任主席,以及享誉世界的心电生理学专家共同参与。《门诊》杂志在现场为您带来第一时间的报道。
一、大师列席:国内外顶级心律学会主席群集
参加交流会的专家包括:希医院、WSA主席、ESC前任主席PanosE.Vardas教授;中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张澍教授;WSA前任主席MassimoSantini教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从新教授;美国山间医学中心心律服务部医学主任、美国心律学会(HRS)主席JohnD.Day主席;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欧洲心律学会(EHRA)主席GerhardHindricks教授;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亚太心律学会(APHRS)主席Young-HoonKim教授;医院、香港心脏学会前任主席、WSA前任主席刘柱柏教授;医院心内科、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德嘉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华伟教授。
二、专家对话:透视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与未来
1.WAS主席介绍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
由张澍教授开场,向与会者介绍上述列席主席与专家。随后,张澍教授请每一位出席嘉宾逐一分享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WAS主席Vardas教授表示,每4年召开一次的WSA迎来又一次开幕。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致力于探讨在全球范围内如何降低心律失常,与如何减少心脏猝死的发生。并且在今后的十年内,我们努力的方向将是心脏同步化治疗器械的研究。
Santini教授表示,此次会议科学分会采取工作研讨会、学术研讨会以及专家授课的方式,可分为心律起搏、心电物理学、心衰和心脏性猝死四大板块,共设90个不同的分会,接待来自全球位境外心电生理学专家,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2.三位国际心律学会现任主席探讨当前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问题
张澍教授接着向三位国际心律学会的现任主席提问,请三位专家分别探讨当前心律失常领域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欧洲心律学会主席Hindricks教授指出,当前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主要是心脏性猝死和房颤治疗两大问题。据此,此次会议的意义在于通过传播心律失常的教育知识、提高教育质量,在中国及全世界范围内造福更多患者。美国心律学会主席Day教授同样强调,心脏性猝死、房颤所致卒中是目前全球性的问题,并且心脏性猝死是心脏疾病的首要死因。因此,通过我们学术会议的平台,集中全球的心电生理学专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临床治疗和教学水平,拯救患者生命。
随后,亚太心律学会主席Kim教授表示,在亚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正在上升,这是我们集中不同学会、不同专家聚集北京的原因。我们目前亟需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使更多年轻的心电生理科学家和心电生理医师能够涌现。Kim同时相信,在未来,必定会看到很多优秀的临床科研成果和青年的心电生理科学家。
3.中国医师观点:心电生理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澍教授接着向三位国际心律学会的现任主席提问,请三位专家分别探讨当前心律失常领域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之后,张澍教授请诸位中国专家发言,谈论心电生理领域,尤其是中国未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新教授首先表示,中国目前患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的患者有万。其中,房颤患者万左右,心脏性猝死每年预估54万人次。尽管中国心律失常的防治工作发展趋势良好,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在心脏性猝死的一、二级预防方面还是相对薄弱。这应该是接下来重点攻破的方面。
来自香港的刘柱柏教授认为,心律失常领域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是房颤卒中。因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成倍增高,并且一旦发生卒中患者的康复十分困难。因此这一方面是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在中国,最需要探索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哪些理想的适应证人群。
*德嘉教授则强调,当前亟需在中国建立心脏性猝死的急救体系。好消息是,上海将在更广泛的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化非专业人士应用人体外除颤器)。当一个心脏病患者突然倒地时,有更多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敢上前抢救,这是最重要的。
华伟教授最后一个发言。他表示,心脏性猝死是心脏病最大的死因,在中国同样如此。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达50万,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与欧美国家差距巨大。中国ICD植入术每年只有多台,而这一方面的研究同样薄弱。因此,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是国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类似此次大会的平台提供心脏性猝死预防的教育意义重大。
媒体互动:《门诊》杂志提问Q&A
专家发言完毕之后,交流会进入媒体互动环节。借助媒体提问的机会,《门诊》杂志向两位专家分别提问。
首先提问美国心律学会主席Day教授:在伦敦ESC大会上新近公布的BELIEF试验证实,在标准导管消融操作过程中性左心耳阻隔术能够治疗持续性房颤。请Day教授评论试验结果,以及他如何看待将左心耳阻隔术作为标准化导管消融一部分的推荐。
Day教授回答《门诊》杂志提问:这个试验虽然取得阳性结果,但是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增加行左心耳阻隔术治疗组患者的卒中风险上升。因此,这种治疗手段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对治疗持续性房颤有益,但另一面增加卒中发生的可能。因此,目前正式推荐将这种技术作为标准化导管消融治疗的一部分并不合适,我们对它是否产生明确的获益还不十分清楚,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进行观察。
第二个问题提问WSA前任主席,医院刘柱柏教授:既然刘教授提及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是中国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重点。请问刘教授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国家,NOACs是否具有推广和普及的前景?NOACs又是否能够在中国整体的患者中达到良好的药物依从性?
刘教授的回答给全场留下深刻印象: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并发症。有明确数据显示,NOACs与华法林取得等效的有效性,同时出血风险更低。也有明确的临床数据表明,≥80岁的高龄患者中,低剂量的NOACs治疗取得十分可喜的治疗结果。现在的问题是,针对评估出血风险的评分表,我们常用的是西方的出血评分表。但是西方惯用的出血评分表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患者,需要打一个问号。因此我们需要获得适合中国人群的出血评分表。关于患者依从性,对医师及患者开展NOACs的相关教育在中国是十分必要的举措。我们需要向患者普及,NOACs更容易服用。我相信,中国患者对NOACs将表现良好的依从性。最后一方面,NOACs的价格是中国患者面临的问题,对此医疗保险、社会医保需要承担这部分的责任。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