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年50部,耽改剧是有毒吗 [复制链接]

1#

没有哪个红不起来的男星逃得过“你要不要去演耽改剧”的问候。

这一切都源于去年年末,社交网络上流传的一张表格。

光是年,就有48部耽改剧正在备案,其中近10部已经开机,另外也有不少已经开始选角宣传。

这个夸张的数字让网友们都震惊了。

毕竟,耽改剧=耽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作为头号敏感题材,耽美小说多少有点“拿不上台面”的味道,资方和演员们确定这是可以说的那种话题吗?

但事实是,前几年,凭借耽改剧成为顶流的男星不止一个,这也让不少人看到了这块蛋糕,新鲜、热腾腾、散发着名与利的“香气”。号称“耽改”的年,似乎寄托着不少人“一飞冲天”的梦想。

从小众亚文化到众人眼里的香饽饽,耽美文化的进化,其实是一条很长的路……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耽美”是舶来词,在日文中发音为“TANBI”,翻译成中文是“唯美”的意思。有心人借取《诗经》的典故,将其译为耽美,取耽溺于美之意。

“耽美文学”早期脱胎于日在文学领域昙花一现的唯美主义流派。这个流派的宗旨就一个字——“美”,就完事儿了。

对唯美的追求,可以对抗一切现实的不如意。

早期日本耽美漫画代表作品《绝爱》、《微忧青春日记》等漫画,无论从人物、画风亦或是剧情,都显示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审美。

(图源:《绝爱》为了追求美而夸张到失真的人物形象及比例)

对美的追求,让这些作品呈现出或激烈而病态、或清新又细腻的氛围,收获了大量追求极致浪漫的女性拥簇。

两个高大英俊的青年,深陷充满独占欲的激烈感情漩涡,让无数少女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哭湿了枕头。

虽然在如今看来,这羞耻台词和土味语录也没啥差别。

正是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随着《绝爱》等作品引入国内,耽美文学也乘着这股劲儿,以文学论坛、网站为依托,开始有了自己的形态。

这个时候,耽美还只是一种带有禁忌色彩的小众文化。许多论坛都以封闭的形式存在。

作为孕育出了许多早期极有影响力的耽美写手的纯耽美文学论坛,想要加入“露西弗俱乐部”,甚至要先答一套20道题的暗号。

“烟狗的《警察故事》中,客串的张打非住在______

A、王家楼上

B、王家楼下

C、王家隔壁

D、书中没有说明”

这种问题,如果不是真正的耽美文化爱好者,恐怕只能一头雾水骂骂咧咧的退出网页。

(图源:露西弗俱乐部首页)

与此同时,作为耽美文化另一大分支的“同人创作”也在各自的主题论坛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人,就是在已成形的作品或者已存在的人物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只要人设相同,背景、故事、人物感情都可以被重组。

换句话说,就是在同人的世界里,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就是在这种略显保守却纯粹的环境里,耽美文学作为一种“小而美”的亚文化成长为不少女性用户的精神食粮。

年,美国《纽约时报》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何中国年轻女性热衷创作耽美小说》。

不属于同志的同性故事

在《绝爱》中,主角南条晃司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同性恋,我只是恰好喜欢上了一个男人。”

确实,与同志文学聚焦于现实的苦闷、无奈不同,做为一种审美的延伸,耽美文学更像是两个符合女性审美的帅小伙儿,在超越现实的乌托邦里上演一出禁忌的爱情“童话”。

并非如“童话”般美好,而是和“童话”一样纯粹、虚构,像个脱离现实的拟态世界。

在这个拟态世界里,女性是创造者,也是审判官。她们可以尽情“放纵”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去塑造属于自己的人物与罗曼蒂克。

耽美小说中的人物或是端方睿智的君子,或者在玩世不恭的表象下有坚定信仰的内心,或是两个不羁灵*的互相救赎……无论如何,都有着符合女性审美的外壳和内核。

另一方面,女性作者也赋予了他们与传统男性角色截然不同的细腻情感。

(图源:耽美小说《长风万里》封面完全符合女性审美的两位男主角)

亚文化往往具有与生俱来的抵抗性,耽美文化亦然。它用改变男性气质与形象的手段去消解父系社会中不可挑战的男性权威形象,同时表达自身对于浪漫与情欲的追求。

因而,这样“高端的食材”绝不能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在唯美细腻的辞藻所构建的理想世界里,性别、背景、个性针锋相对带来不可调和的对立,但纯粹的爱可以弥合裂痕。女性读者所追求的最极致的浪漫,就是独立人格却仍对爱情保有最原始的欲望,摒弃了异性间的矜持、索取、交换、权力等等真实……

是那些或冲破一切障碍的、或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烈感情。

既有着中国古典才子佳人模式的情感外壳,又借着另类、禁忌的内核,打破了传统言情的老套单一……它所引发的新奇审美狂欢,是一种时代下的必然。

(图源:微博水千丞创作的耽美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随着论坛时代成为过去,商业化文学网站成了耽美文化的大本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晋江文学城。年,光是年内在晋江文学城发布的耽美作品已经几近6万部,网站耽美小说总储量达49万部以上。

慢慢的,光是文字已经不能满足她们,于是开始在声音和画面上做文章。广播剧、有声读物、视频、漫画等等……耽美头部作品《魔道祖师》,单在猫耳FM上广播剧收入就达万,光总榜第一的粉丝就氪了4.2万。

(图源:耽美小说《破云》改编广播剧海报)

长期处于“被打压”、“见不得光”的情景之下,但凡有可以“氪金”展示热情的地方她们就会予以支持,这也是耽美文化的特性之一。

而其他的尝试只多不少。在普通向的影视作品上进行同人二次创作,真相是假变成真相是真算是妙手生花。更厉害的是“无中生有”,用不同的演员搭配组合,将没有影视画面的原创小说情节做成几分钟的mv,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更是点击量不低。

任谁都能看出,这股子体量和热情的背后是一门耽美影视化的大生意,缺的只是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是爱情,是“社会主义兄弟情”

、16年,耽美作者柴鸡蛋的两部小说分别改编成网络剧上线。

两部网剧从场景到人物表演都流露着一顾粗制滥造的味道。《逆袭》的成本总共也就来万,其中作者还自己贴了40万的制作费。

《上瘾》仅上线12集就因为尺度和题材问题被官方强制下架,甚至明令禁止两位主演同台。

(《逆袭》主演因演员颜值不达标,被网友戏称“耽丑1.0”)

尽管如此,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小成本的投入仍显示出了极强的变现能力。

《逆袭》光DVD收入就上百万,演员见面会门票被*牛炒到元。《上瘾》上线24小时点击量破千万,微博话题热门排行榜位列第一,两位默默无闻的主演晋升明星。比起《逆袭》,离出圈更近一步。

仅仅两年,柴鸡蛋明里开传媒公司,暗里三环买房的传说让人人都看明白了:耽改剧其实就是他们遍寻不到的“财富密码”。

于是,光年一年,耽改剧就上映了九部,但《上瘾》被封杀的现实让许多平台都不敢冒然动这块蛋糕,也就大部分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直到年夏天,《镇*》上线,伴随它而生的还有一个新鲜词:社会主义兄弟情。

换句话说,就是CP感都做给你,尺度内的互动也都拍给你,但绝口不提情爱。至于到底是什么感情,你不说,我不说,大家心里明白就行。

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改编意外的成功。这部服化道场景粗糙、五毛特效堪比页游又没有明星加持的小众题材网剧,上线优酷后四天播放量破亿,28天播放量15亿。

(不值5毛钱的特效)

除了资方以外,获得巨大利好的当然也有演员本人。朱一龙和白宇两人均在影视剧圈默默耕耘多年未见成效,凭借《镇*》一朝爆红,朱一龙更是成为了年顶流之一。

原著《镇*》就是耽美头部作者Priest的作品。两位人设截然不同的男主角“跨越千年历尽焚心蚀骨之苦只为找到你”,正是耽美读者最好的那一口。

而两位主演凭借高颜值和对角色的理解做足了“CP感”的走心演绎,更是让新入门的观众都看懵了:这感情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太挠人痒痒了。

对于骨子里总是带着点含蓄基因的中国观众来说,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暧昧感,似乎比露骨的“拿着舌头互甩”更让人神往。

这是一条可以同时满足耽美爱好者和大众口味的流量天梯,也是平地起高楼的变现奇迹。

抓住了暧昧和“CP感”的诀窍,此后的耽改剧,都遵循着“社会主义兄弟情”的原则,看破不说破。

上线的现象级爆款《陈情令》更是如此。从前期营销到后期放松的花絮,都把CP营销做到了极致。

《陈情令》的火爆并不意外。不同于前辈们的“寒酸”气质,一早就被腾讯看好的《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从头到尾都流露出一股财大气粗的味道。

早在年,腾讯就开始布局,注册了这部作品的周边版权。网剧上线前,不仅在营销上高调的不像个耽改剧,服化道和拍摄场景也极尽高端大气上档次。两位主演在选择上尽量贴合人设,配音也选择了广播剧和动画里人气较高的配音演员。

(图源:《陈情令》剧照)

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全都是蓝湛和魏无羡,两位主演站上了顶流偶像位置,代言拿到手软,粉丝数呈指数级增长,连隔壁二大爷都知道了这两个叫*和王一博的小伙子。

如果说《上瘾》显示了耽改剧的潜力,《镇*》的成功证明了耽改剧的可操作性,《陈情令》是资本入场后产业化的成功转型,《鬓边不是海棠红》则是耽改剧正式走入主流视野的尝试。

初看《鬓边不是海棠红》,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它是由网络耽美小说改编而来。

原著就已经颇为大气,拍成影视剧后,不仅在选角上用了尹正、*、佘诗曼等等演技咖,在剧情改编上淡化了不少情情爱爱的细枝末节,强调戏曲文化和家国情怀,有着民国传奇特有的文化风骨。

《鬓边不是海棠红》也是第一个登录卫视上星的耽改剧。至此,耽改剧似乎从各个方向都找到了进入主流视野的途径。

屠龙勇士终*

耽改剧火了,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市场大了,资方就开始展露丧心病狂的本性。《陈情令》尝试了“超前点播”模式,意味着即便你是视频网站的VIP,也要花钱购买才能看到最新的更新。更不要说为了这部剧开办的演唱会,以及付费购买才能听到的剧集OST。

这令人不解的割韭菜模式,粉丝们却甘心被按在地上摩擦。

点击量登顶年度网剧首位,提前结局的短短9天里,就有超过万人付费点播,收割了1.56亿元,官方OST收入达万元。原价元的演唱会门票被炒到15万元,连整个剧组上《快乐大本营》的*牛票都卖到1.2万元。

耽美文化做为小众群体的心头好,一直以来依靠用爱发电的模式,保持着一种“高冷”的自觉。《陈情令》这种“掉进钱眼儿”里的运营模式,再加上耽改剧引流的大量粉丝涌入造成了“粉圈文化”争议,让耽美文化不再是小众爱好者的“桃花源”。

另一方面,耽改剧造星或许不成功,但是造就顶流一定是成功的。因而,在娱乐圈“内卷”也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不少男星都看上了这条捷径。

既不会因为和女演员搭戏而流失粉丝,又可以依靠耽美文学里符合女观众审美的角色和剧情为自己打造完美人设,在这个以女性观众为主体的影视剧圈,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江湖上更流传着“你糊没关系,你可以去演耽改啊”的传说。

多年来男艺人为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