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就是一个万花筒,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小编在浏览网络时,发现一个非常奇葩的事,某地一群大爷大妈买了一箱箱矿泉水,将它们全部拧开倒进了河里。最初周围人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那群人竟然是在“放生”矿泉水。有人好心提醒这样是浪费,结果被那群人回怼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功德和诚心,看完这个新闻简直让人“毁三观”。
近些年,放生在很多地方非常流行,一群人约定购买一批动物,比如鲤鱼、草鱼、泥鳅等,带到河里去放生。“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之中。对于人类来说,最初这种行为是一种“积德行善”的善举,尤其是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放生可以消除杀业,不论是放生的一方还是被放生的都有好处的,是一种功德无量的福报。
然而,放生本来是一件好事,到了一些人的身上却成为了一场“闹剧”。网络上关于放生的闹剧比比皆是,比如某年,一群人抬着几大箩筐鱼在潮白河边祈福,现场的人表现得非常虔诚,又是“吻别”,又是放音乐的。殊不知河里的水早被污染了,颜色都是黑的,鱼被放生之后,没多久都翻肚皮了。
再比如,某地有人拿着几大袋子,来到某条河里放生,袋子里倾倒的都是黑色不明生物,后来才知道,那人是为了给家人祈福,听别人的建议才放生的,放生的是大螺、中螺、小虾、泥鳅、螃蟹等生物。
某地有人私自放生了几百只蓝狐、赤狐和白狐,结果不久之后就有一半已经死亡,并且这些放生的狐狸还咬死、咬伤附近村中的家禽,给村民造成了恐慌。
此外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地有人放生鳄雀鳝、清道夫、*蛇、红耳龟等等,其中鳄雀鳝是一种异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几乎所有水里的活物都吃,可以说在水中没有天敌,破坏能力强,有“水中杀手”、“生态杀手”等称号,甚至还有鳄雀鳝攻击人类的新闻。试想一下,如果某个湖泊出现一条鳄雀鳝,那么不久之后湖里的其它鱼虾都会被它吃干净,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受破坏。
“放生”的初心是为了积德行善,结果到头来放生变成了杀生。想要做善事有很多种方式,就像道教的劝善典籍《太上感应篇》所说:“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天做三件事就好,那就是语善、视善、行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说一些善意的话,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觉得暖和温煦,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多看看周围美好的事物,不要总看向阴暗面。
“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再小的善事也是一种行善,随手捡起一片垃圾,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扶起倒地的公共自行车,这些很小的行为都是一种善举。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在行善,比如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就像典籍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再比如正己化人,做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去劝化别人存善心、行善事。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放生这种行为。道教在劝人向善时,有一种“随缘放生”的说法,即,当动物遇到危险时,我们将它解救下来,这也是一种“救生”的行为。在野外看到被捕兽夹夹住的动物,我们将它救下治疗,最后将它放生。或者是看到集市上有人售卖野鸡野兔等,我们想办法将它买下放生。相较于主动购买鱼虾放生,这种“随缘放生”多了一种随机性。
《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德行善的人家,必然有很多的吉庆;作恶多端的人家,则必多祸殃。“积德行善”不一定是轰轰烈烈,背地里默默做好事也是一种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