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专心照顾宝宝的妈妈,也许突然间会被什么事情转移了注意力,例如接个电话、和旁人聊会儿天等。此时,正沉浸在愉快气氛中的宝宝也许马上会变脸,天真可爱的笑脸没了,转而大声哭闹,或者把脸扭向一边,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不满。而面对如此急剧的变化,妈妈们可能一头雾水:究竟自己怎么惹到宝宝了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源于妈妈对宝宝的“不重视”。说到这,妈妈们肯定觉得被冤枉了一一什么嘛,自己的宝贝怎么会不重视呢?别急,妈妈们眼中的“重视”,常常体现在对宝宝衣食住行的体贴和无微不至,却往往忽略了宝宝精神层面的需求。虽然宝宝的年龄很小,但是作为人类这种高级动物,情感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们没有成人那样丰富复杂的内心,可是这种本能是不会消失的。例如,如果被人当众大声训斥,成人的反应是尊严受到了伤害,心里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情绪低落。而当宝宝面对这种情况时,他会感到周围安静的环境瞬间被打破,这会导致他丧失安全感,因而出现情绪反应,放声大哭,寻求帮助。也就是说,在宝宝的世界里,成人那样的情感问题也同样存在着。只不过成人世界的情感更加复杂,而在宝宝那里则相对单纯许多。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宝宝之所以大叫或者转头,原因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意思是说,父母的某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都能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而作为一面“镜子”,孩子肯定对父母的举止有很敏感清晰的反应。也就是说,父母行为的任何一点变化在看似懵懂的宝宝那里都会暴露无遗。所以,爸爸妈妈偶尔的“开溜”便会招来宝宝的抗议、啼哭,甚至“冷战”。
究竟如何做才能照顾到宝宝的精神世界,不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多与宝宝正面接触即可。在照顾宝宝的日子里,妈妈往往肩负着重担,于是就经常会发生一边照顾宝宝一边忙于家务的情况。而与宝宝正面接触的缺失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例如,妈妈正在哄着宝宝,宝宝也被妈妈逗得十分开心,不巧的是此时厨房的水开了。妈妈可能马上去忙着端开水,而消失在宝宝愉快的世界中。此时宝宝的情绪一下子降到了谷底:“妈妈不理我了,妈妈怎么扔下我了……”于是心神不宁的宝宝马上通过哭喊、尖叫等引起妈妈的注意,呼唤妈妈爱的归来。其实,这种情况下,妈妈只要保持在宝宝视线范围内活动,并尽量用正面对着宝宝,同时与宝宝保持眼神交流,宝宝就会安静许多。所以,妈妈在与宝宝互动时一定要以正面对着宝宝,让眼睛与宝宝的眼睛互视,通过眼神的交流来安抚宝宝。
总之,宝宝对爸爸妈妈的行为非常敏感,任何变化宝宝都会感知到。而爸爸妈妈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