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误区 http://m.39.net/pf/a_4673886.html心脏康复综合管理之心理篇
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惧、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或经济负担等,常伴有明显或隐匿的心理问题。而伴发的心理问题可反过来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产生显著的影响,导致原有疾病进展、加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再发的心脏事件风险及病死率均显著升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环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特点
1.抑郁:是一种以心境持续低落为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心血管疾病病程各阶段均可发生,多表现为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少言寡语、食欲不振、康复训练消极。
2.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初期的主要情绪障碍。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气促、口干、心悸.有时还表现为震颤、坐立不安、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当出现惊恐发作时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有濒死窒息感等症状,这些症状无法用自身的心脏疾病解释,但给予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
3.AIAI反应:人群中有部分人行事具有好胜心强、易发脾气、好冲动的特点(A型行为),这部分人常迫使自己要在少之又少的时间内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所以容易发生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不耐烦(Impatience),称为“AIAI”反应。A型行为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并且具有A型行为者在心血管发病后常常出现AIAI反应及焦虑,AIAI反应再反过来促进疾病发展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患者病死率提高:
4.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出现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噩梦、闯入性症状、再体验(即产生创伤情景再现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逃避可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麻木感、情感解离、过度激发(譬如易怒、易激惹、易受惊及注意力不集中)。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管理
1.认知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具体的做法包括:(1)增强健康知识:患者及家属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心血管伴发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危害等,从而深入了解疾病;(2)不合理认知的分析及合理替代:鼓励患者找出自身不良行为或导致不良情绪的事件、想法和原因,纠正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的合理认知及生活方式。
2.矫正A型行为的AIAI反应:包括针对“匆忙症”和“好胜心过强”的训练。针对“匆忙症”的训练的具体措施为:(1)每日定时记录匆忙事例,检查出匆忙的原因,每周小结1次,及时制订解决办法;(2)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发生1次,道歉1次,记录1次;(3)放弃同时思考多个问题或完成几件事的习惯;(4)为避免匆忙做出反应,可以让舌头在嘴里转30个圈后再发言,这样会冷静许多。针对“好胜心过强”的训练的具体措施为:(1)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感激的话,说话时正对其面部,以示诚意;(2)学会对所有认识的人微笑,开始可能很不习惯,但必须每日对镜微笑,直到能够表达自然的微笑;(3)经常与孩子下棋或进行其他比赛,有意输给孩子,而不感到别扭;(4)当发生分歧并有可能是自己有错时,应有认错的勇气,说一声对不起。
3.心理仅有心理困扰的患者最好由专业的心理科医师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并贯彻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各阶段,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可获得安慰与鼓励,稳定情绪,消除紧张,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合理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克服麻痹与盲动,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与康复,从而避免病情反复。
4.心理治疗: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就应进行心理治疗,患者接受心理医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姿势、态度和行为方式施加的心理影响,改变感受、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使患者痛苦的各种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症状,并纠正异常心理,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5.松弛疗法:是有意识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调整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使身心达到理想的放松状态(包括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的状态)。其包括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及静默放松训练等。
6.药物治疗:通过合理应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干预治疗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以及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征象均明显好转,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明显降低。
7.康复运动:康复运动可有效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心肌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冠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并显著降低交感张力,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提高心率变异性,避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理篇
由于心理问题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的显著影响,在心血管治疗康复阶段,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