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在《瞭望》工作的8年,给我系上了解不开的新闻情结,打上了难以磨灭的新闻底色◆久而久之,我养成了“瞭望式”思维定式,每讨论新闻选题,都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放在全局、趋势和体制变迁的坐标系中进行考量,透过新闻事实表象,探寻和解读蕴含其后的逻辑和意义文/杜跃进中国经济传媒协驻会副会长、经济参考报原总编辑,曾在瞭望工作多年一办完退休手续,我即来到自己主动要求的“瞭望宣西”支部报到。这里有当年斟词酌句为我改稿领我登堂入室的老师,有同室多年对我鼓励提携宽容有加的兄长,有支持我自费公派出国游学的领导,也有带领我进军新领域从头打造一份全新报纸的前辈。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已然两鬓染霜的我,蓦然间又从“老杜”回到了“小杜”。回首加入新华社30多年的新闻从业之路,支撑我一条路走到头,把新闻特别是经济和财经报道进行到底的,还是至在瞭望周刊工作的8年。是瞭望给我系上了解不开的新闻情结,为我打上了难以磨灭的新闻“底色”。“底色”之一:做时代大剧的观赏者刚进瞭望,我被分配到海外版经济组。令我始料不及的是,第一次参加选题策划会,尚未认全本组同事,组长李世义就交给我一个任务:负责组织报道“中国科技政策白皮书”专题,1篇综合稿加3到4篇解读稿,共计至字。一时间,既不知“科技政策”为何物,又不晓专题报道就里的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头雾水”。无奈,赶鸭子上架也得上。于是,生吞活剥研读相关资料,紧锣密鼓采访有关部门,磨破嘴皮组稿约稿,现学现卖熬夜爬格子……紧赶慢赶两星期,于忐忑不安中交稿复命。老李浏览稿件后,一面把约稿交给几位同事,让他们重新编辑;一面让我坐他对面,他口述,我记录,从头到尾改写我起草的综述稿。组里定稿后,再交总编室审读,送值班总编辑签发,然后打字、校对、排版、付印……就这样,起初被我做成了“夹生饭”的这组专题,经编辑室同仁“回锅”和一层层把关编排,最终以封面大字标题《中国为经济起飞铺设技术轨道》重磅推出。读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成品文章,心里不免五味杂陈。然而,正是这新球员下场的第一脚,给了我一次迅速进入角色,从谋篇布局,到独立采访、撰稿、组稿、编辑,直至向同事们学习的全方位体验。其间的磕磕绊绊,更是激发了知耻而后勇的进取之心。我一头扎进资料室,结合这次报道经历,认真翻阅瞭望自创刊以来所有的特稿和专题报道,悉心琢磨这些文章的立意构思、段落安排以至行文笔法,认真体会周刊报道有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特点,仔细研究对外报道不同于对内报道的视角和表达。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我边学边干,先后采写、编辑、策划了关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高科技发展战略(计划)、沿海14城市开放、海洋开发规划、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峡工程论证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选题,并陆续报道了双轨制与价格改革、承包制与企业改革、统分结合与电力改革、打破大锅饭与劳动制度改革、“三农”问题与农业转轨、国防建设与军民融合、宏观调控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权明晰与深化改革、资本市场创立与发展等一个又一个改革新课题。一轮又一轮报道,犹如观赏一幕接一幕高潮迭起的戏剧,令我长见识,开眼界,越“看”越有兴致,我深为自己赶上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这部划时代大剧而庆幸。其间虽然偶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时候,可最终还是“看戏”的瘾头压过“演戏”的念头,并由此确定了自己的职场定位:做一名时代和历史大剧的观赏者,间或串做一点场记和剧评。底色之二:做纵览全局的瞭望哨年秋,我领受了一项新任务:组织报道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开工投产。我来到新华社山西分社,说明编辑部意图。分社高度重视,派出工业组组长和一名青年骨干记者与我一道,于开工典礼前近一个月,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安太堡煤矿是上世纪80年代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企业。由冷战时期最早与前苏联做生意的传奇人物、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投资,并由外方主导开发、建设和经营。项目既引进了外国资本、矿山设备和开采技术,又引入了外方经理人员、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犹如将一整套引进的企业模具,原封不动地空投到中国偏远贫困地区,硬生生“模压”出一个世界级大型现代化矿山。其间的观念冲突、习俗相左、体制摩擦乃至高层交涉不一而足。惟其如此,该项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也备受世界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