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作为慢性病,想要根治高血压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药物控制就成为最常用的方法。
根据大量的数据统计显示,出现三高问题的人群平均10个人当中就有8个人,这也足以说明这种疾病,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很多老人需要每天坚持服用一些降压药,但是却总是分不清到底是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因为不同的情况,用药的时间也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01关于高血压你真的了解吗?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mmHg以上,舒张压大于90mmHg以上。正常血压的标准,收缩压在90到mmHg,舒张压在60到89mmHg,超过了/90mmHg以上就算是高血压。
高血压按程度有分为三级:
高血压一级就是收缩压在到mmHg,舒张压在90到99mmHg。
高血压二级就是收缩压在到mmHg,舒张压在到mmHg。
高血压三级就是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mmHg。
1.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心血管方面的病变,尤其是脑出血。从临床上的研究结果来看,血压越高,那么有脑出血的几率就会增加。
多数的患者会有脑出血出现,就是因为血压突然升高导致的,脑出血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的高。
2.引起猝死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它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滞,意识丧失,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
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约占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3.伤害眼睛
临床数据表明,78%的高血压患者都伴随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导致患者视力出现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还可能失明。
这是由于高血压病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眼球表面球结膜血管容易发生破裂和出血,当患者情绪过于激动、疲劳时,就可能诱发眼底出血。
4.诱发肾病和尿毒症
高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会持续升高,而持续升高的血压会引起恶性肾小动脉发生硬化,导致高血压肾病。
而且这种疾病发展速度很快,极易导致尿毒症。同时受到损伤的肾脏,反过来还会加重高血压病情,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02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5个用药误区要搞清楚,不然可能就白吃了
误区1.吃得药越多越好,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每天吃一片能降压,是不是多吃几片立刻变正常呢?这种认知是不对的,降压讲究的是平稳、长期有效地控制,而不是高了就立刻让它降下来,降得慢了就立刻多吃几颗。
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血管很脆弱,骤然降压很容易缺血、晕倒,风险很高。
mmHg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高压,但是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不是很高,如果老人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适当再降。但若是降压后反而觉得不舒服了,也没必要勉强自己非要降到以下。
误区2.服用降压药有依赖
因为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病症,所以对于这种症状的治疗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服用降压药。
很多人发现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之后,血压明显下降了,觉得药物有了效果。其实很多情况高血压下降的原因,除了药物见效之外,还可能是身体对降压药产生了依赖性,如果停止服药之后,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
误区3.好转就可以减少药量
除了盲目加大药量之外,临床还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发现血压持续稳定到了正常水平。为了避免药物带来副作用或造成依赖性、耐药性,于是不按照医嘱就减少了药用量。
但是血压下降都是药物控制的结果,一旦减少药用量、停止用药,血压又会反弹性升高,反复之下血压只会越来越难控制。
误区4.服药期间不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管平时有没有服药,对于血压的测量都要及时重视起来。而在服药的过程中就更要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