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说起套路,再深也敌不过理发店,尤其是来自浙江的理发店。明明理发师说只有二三十块钱,理完后就变成上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只是为什么这样的现象会不时上演?
在浙江湖州打工的小李不小心误入理发漩涡,他说自己当时就像是一个被人牵着鼻子的机器人,店员说啥就是啥,一头雾水的花了2万块钱。
小李走出理发店才恍然大悟:“我刚才到底理了个啥?为什么会花了2万块钱?”
1.
小李说店员告诉他,他的头皮很不好,爱出脓,最好做个头皮护理。做完头皮护理之后又要了块钱,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花元,整个人懵逼进去懵逼出来。
“他当时跟我说要做一个头皮护理,说块钱,做完头皮护理之后又要了块钱。”
“为什么是块钱,不是多块钱吗?”(记者)
“我也不晓得,反正就这样吧,几根药膏下去就元了。”
2.
小李是一个外卖员,一个月赚块钱。这理了一次发就小块进去,以他的工资还真的有点难以承受。
小李告诉记者,他妈妈在一家万帝美业办了会员卡,剪一次头发优惠之后只需要20块钱。
小李是个爱干净的小伙,这次理发就选择了这一家万帝美业,只是没想到去了一次就花掉四个月工资。
原来当时理完头发后,店员说小李的头皮发炎发脓,建议他做一次块钱的头皮护理。
小李很犹豫,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店员察觉出他的心思,又进一步说做完之后再额外赠送一次洗脸服务。小李一听觉得很划算,就同意了。
3.
在洗脸的时候,店员告诉小李,他脸上的螨虫有点多,看上去有点脏,向小李推荐除螨服务。
“除螨的时候,她跟我说用送的药膏抹一下,一开始是免费的。她说还是有点脏,我说太脏的话就再来一根儿。她说再来一根要钱,要多块钱,我觉得这也不贵就又用了一根儿。”
此时的小李还不知道他已经深深陷在店员为他罗织的密网中,还在喜滋滋地畅想着洗完脸后干净的皮肤。
稍后店员又向小李推荐38元一颗的祛黑头服务,小李依言从之。
“祛完之后,她跟我说有七八十颗,就多元了。”
记者问小李:“做的时候,有跟你说明是38块钱一颗吗?有说”一颗“这个词吗?”
“她做的时候是有这么说过,但是不一样的。他开始是免费取了几颗,然后就没说了。”
“她有没有向你出示过价目表?”
“没有。”
小李懵逼地表示,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袪黑头到底要花多少钱?说自己当时好像没有了主见,没有了思想,对方什么就做什么。
4.
理完发之后,小李一看账单当场惊呆,一共花了11,块钱,具体为洗脸+祛黑头0元,理发和头皮护理元。
进了一次理发店就花掉两个月工资,小李很难接受。店员告诉他可以办理会员卡,还说会员卡有优惠。
充完会员卡打完折只花0多块,如果算上充卡的话一共就消费了2万块钱,理发店里的水真的是深不可测。
5.
小李的爸爸妈妈陪着儿子来到理发店想要讨一个说法,他们觉得儿子被骗了。
小李带着记者来到万帝美业理发店,不料工作人员一见到记者就往外撵。“他可以进来,你不可以。跟你没关系,我跟他协商。”
店员拒绝记者采访,坚决不让进来,说会单独跟小李一家人协商。
“我们目前已经在协商,而且通过市场监管局公安局都在协商。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愿的,而且我知道你们最会断章取义。”
记者啼笑皆非:“我们断什么章取什么义。”
“你这种人我见多了。”
“既然见得多,那请问价目表有没有向他出示?”
“跟你没关系。”
店员堵在门口不让记者进来,小李一家人也协商失败。
6.
无奈之下,记者来到当地市场监管局反映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去看过,对方都明码标价。
“他们写的是38块钱一颗吗?”
“具体情况要问一下我们具体的经办人员。“
稍后,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他们都已经看过价目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
”价目表上都有,祛黑头38元/颗,数量68颗,我等一下把图片发给你。“
通过分享过来的图片,记者发现价目表的确可以看到祛黑头这一项目,后面标着元。只是后面又贴了一张标签,上面手工写着38元/个。头皮保养的话也有一张手写标签,上面写的是修复精华元/支。
市场监管局表示这家理发店是明码标价,小李服务的项目都给出了价目表。小李当天消费了11,元,办了会员卡后打了1折,实际消费元。
小李很难讨回说法,在市场监管局看来,一切都是出于当事人自愿,不存在被骗。你们怎么看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