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
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编辑字数字,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我经常听到身边一些老人说:
今天这个专家这么说,明天那个专家那么说,真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还不如听自己的,谁的都不听,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其实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很可惜的,现在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假难辨。
没有判断力的人,被各种信息搞乱了之后,会变得麻木,最后放弃,失去了了解真相,改善健康的机会。
就拿鸡蛋来说,以前经常听人说:
多吃鸡蛋,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因为蛋黄里的胆固醇太高每天只能吃1个鸡蛋,吃多了营养消化不了
于是你每天只吃1颗鸡蛋,还可能扔掉半个蛋黄,但是,现在你又看到很多最新的消息说:
蛋黄里的卵磷脂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鸡蛋非常健康,胆固醇没有问题不用害怕
图片来自InspiredTaste可能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另一个营养研究就映入眼帘:
一定要多补钙,这样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然后,你买来一堆钙片,每天按时按点花样补充着,吃了1、2年后,又看到另外一个研究:
补钙没有太大好处,还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还有人说,肉不能吃,有各种危害,有人说吃素不好,会导致营养不良,还有人说动物油不能吃,要吃植物油,而最新又有人说,猪油是十大最健康的食物之一。
总之,对于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好心人告诉你,这个不健康,要少吃。
也可能有另外一个人,告诉,这个食物好,要多吃。
对于一般人来说,真的很苦恼,为什么这么乱,还都是专家,到底应该相信谁?
为什么营养学理论,差异那么大?换句话说,现代营养学,它到底有多不靠谱。
今天我们来聊这个话题。▼
一样的人,2个研究结果却不同
美国电影制作人、作家TomNaughton,在年进行过一次演讲,主题是《给聪明人的科学》ScienceForSmartPeople。①(视频太长,我没有翻译,留了链接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YouTube看)
演讲中,他深挖了现代营养学的底,解开营养科学的神秘面纱,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相。
如果这些年,你也各种乱七八糟的营养研究和建议,搞得一头雾水的话,接下来的内容,也许是你最想要的:↓
先说一个很经典的案例,营养学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大的护士研究,是关于雌激素和心脏病关系的。②
研究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绝经后的护士,这些护士需要给研究人员,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摄入雌激素的情况。
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搜集了这些数据,然后汇总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是:
绝经后吃雌激素的女性,比不吃雌激素的女性,心脏病风险降低了40%。
这样的研究结果,遭到一群科学家的质疑,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针对这些人,开展了另一项大型研究,不同的是,这一次,换了一种方法。
科学家把健康状况相当、生活习惯类似的护士(大约16,人),分成了2组,给予其中一组护士吃安慰剂,另外一组护士吃雌激素,这样坚持了5年半,最终得出的结果是:
绝经后吃雌激素的女性,比不吃雌激素的女性,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高了30%。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然惊呆了?
为什么,同样是科学研究,研究对象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完全相悖?
想知道答案的话,就得从这2个研究所用的方法下手。
研究方法不同,结果就不同
为了更严谨的探究2个事物的相关性,或者因果关系,科学有一些方法。
护士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是最常见的2种。
第一个研究用的方法是:观察,被称为观察性研究。
它的操作方式是,不干预和影响研究对象,对其直接进行观察,或者数据分析,然后形成一个假说,或者结论。
举个栗子,通过观察一群吸烟的受试者,发现吸烟年限越长,患上肺癌的风险越高。
于是得出结论:吸烟有导致肺癌的风险,且年限越长风险越高。
第二个研究用的方法是:临床试验性研究。
它的操作方式是:将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或多组,然后改变其中1组或多组的状况(比如吃某种食物,进行某种饮食等)。然后,收集试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了解这2种研究方法后,接下来就带大家解开谜底: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
观察性研究,不靠谱
观察性研究的缺陷很明显,所以,它得出的结果不一定都准确。
→A和B有关,并不能说,A导致B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这样的研究,只发现相关性,无法证明因果关系
什么意思呢?举个最通俗的例子,有个拳击手,共计进行了10场比赛,这10场比赛中,他胜了6次,这6次他都穿着红色底裤,其他4场没有穿红色底裤。
你能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穿红色底裤,就可以让获胜么?
显然不是,红色底裤和胜利只有相关性(比如,同期出现),但并不能说明,穿红色底裤,导致他赢了比赛。
听起来感觉是不是很荒唐?
但是,在营养学上,这种研究却被大量应用,甚至作为全球的膳食指南的理论基础。
→其他不同的变量,容易被忽略
回到护士研究,第一个研究采用观察的方法,结果发现:吃雌激素可以加持心脏健康。
可第二个研究结果正好相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深究其里才发现,第一个研究中那些吃雌激素的绝经女性,也大都更具健康意识。
换句话说,她们更注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比如不抽烟、不喝酒、喜欢锻炼、睡眠质量良好等等。
而这份健康意识,才是真正改善心脏的原因,并不是所看到的吃雌激素。
雌激素不过是观察到的表象,即具有相关性,但并没有因果关系。而这些女性的健康意识,被称为这个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变量。
还有很多素食者的研究也一样,虽然我们现代营养学都知道,素食不是什么健康饮食,肉类种有很多营养是很重要的,而且膳食脂肪也很重要。
可是,就有大量研究发现,素食者更加长寿,更加健康,肉食者更不健康,真相是什么呢?
因为素食者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