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剧情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许多故事张冠李戴,重要人物的生死也改编得离谱,豆瓣评分跌成4.7不冤枉。
比如,赵匡胤二儿子赵德昭,这部剧里,他和堂弟赵元侃夜里喝酒被毒死,其实历史上,他是自杀的。
年,德昭和皇帝赵光义出去打仗。某天夜里,德昭和赵光义走散了。有人出来建议德昭当皇帝,赵光义听说这事后非常不高兴。
回京城后,德昭发现皇帝很久没有给功臣行赏,于是就去找皇帝说这件事,皇帝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他回家后就自杀了。
《大宋宫词》里,把他写成喝酒被毒死,实际上是套用了他父亲赵匡胤的死法。
他的父亲赵匡胤当年,就是夜里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通宵喝酒,半夜的时候,赵光义告诉大家说赵匡胤死了,第二天,赵光义就接替哥哥当了皇帝。
具体上赵匡胤究竟是暴病身亡,还是弟弟赵光义毒死了、或者斧头砍死了?没人说得清楚。
还有赵光义的大皇子赵元佐,他史书记载,他是疯了,但是疯的原因也和电视不同。
电视里,他是和二弟、三弟一块去治水,看到二皇子放火烧三皇子,加上回宫后和皇后乱了伦理,被抓现行,所以就疯了,整天喊着火了!
但史书里的他是怎样的呢?他聪明善战,还有不少战功,完全有资格成为太子。只是他看到叔父赵廷美冤枉而死,受到刺激,就发了疯。一次酒后,放火烧了宫廷,被皇帝爸爸贬为庶人。失去争夺储君的资格。
接下来说二皇子元僖。电视里,二皇子急功近利,为了争夺皇位不择手段,杀人放火坏事做尽,最后自尽于皇帝面前。
但在历史记录里,他确实是皇帝选中的储君人选,深受赵光义喜欢。一路上加官进爵,笼络朝臣,一步步接近储君之位。可是,在某一天上早朝回家后,竟然突然暴毙了。
这样一看,史书里的皇帝、皇子们真是命运多舛:赵匡胤喝着酒就死了;赵德昭被皇帝叔叔说了句话,回家就自杀了;赵元佐看着叔叔冤死,疯了;而赵元僖,上个朝回家突然就暴毙了。
这其中,有多少是自然死亡,有多少是宫廷争权夺势的结果呢?有时候电视看起来离谱,其实真实的情况可能更残酷呢。
这部剧扑街了,大家都在说少女感,其实是否少女感,影响不了一部剧,但是如果情节离谱,那才是扑得彻底。
不过,我很喜欢这部剧的服道化,许多场景美轮美奂的!你觉得它的评分从开始的5.4分,跌落到4.7分,还有回升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