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补短板
行业影响短期难现
双汇国际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生猪和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后,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此次收购在资本市场引起巨大波澜,但短期内对企业和行业格局的影响并不大。6月3日,国内另一家领先肉制品企业的决策层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初步判断双汇此举的意义有二:其一,利用史密斯菲尔德的经验和技术,缩短双汇在生鲜品及屠宰业务上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建立规模优势;其二,今后双汇可能将以高端产品的利润优势反哺低端,定价上采取“高端拉,低端压”的策略,取得战略主动。补齐业务短板分析人士表示,当前肉市企业“三巨头”中,双汇在高温肉制品市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雨润的传统优势在于低温肉制品和冷鲜肉,而金锣在上游的生猪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和生鲜冻品业务上有一定优势。资料显示,2012年双汇集团在高温及低温肉制品业务上实现营收230亿元。与之相比,金锣集团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去年金锣肉制品业务营收约在90亿元。反观生鲜冻品业务,2012年双汇生鲜冻品业务实现营收154亿元,毛利率为10.54%,远低于该公司其他业务;而同年雨润集团冷鲜肉及冷冻肉业务则实现营收241亿港元(约190亿元人民币)。双汇的短板恰恰是史密斯菲尔德的长处。资料显示,史密斯菲尔德是美国最大的养殖和屠宰企业,其每年饲养大约1600万头生猪,占美国市场总量的15%,2012年该公司总共宰杀、处理生猪2800万头,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温氏去年出栏量为800万头,不到全国总量的2%。“史密斯菲尔德这家企业实际上是美国的第一大屠宰场,在鲜品处理上的技术和经验都很成熟。尚不了解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式,但可以判断这次联姻无疑会缩短双汇在养猪、屠宰和鲜品业务上产业升级的时间。”前述同业高管表示。除此之外,依靠国际品牌作为支撑,双汇今后或将以冷鲜肉等高端产品的利润为依托,在低端产品的价格上取得主动,无疑会对本就竞争激烈的高温肉制品市场产生影响。影响短期难现虽然能够从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中看出双汇谋求成为“变革者”的雄心,但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受制于国内高价农业、国家对于生猪进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双汇难以短期内对竞争对手形成实质冲击。前述同业高管对分析称,双汇购买史密斯菲尔德在短期来说对雨润及金锣的影响不会太大,长期来看反而有益,原因在于双汇要补的短板是鲜品和屠宰加工,而这是一片“蓝海”,各家企业竞争不如高温肉制品市场激烈,还没有到短兵相接的程度。“在冷鲜肉这一块,各家企业的增长源自整个行业的增长。目前中国的肉食行业集中度很低,只有5%到6%,从这个意义上看,双汇如果可以把中国肉市行业向上提升,这对于‘跟跑者’雨润和金锣反倒是一件好事。”“短期来看,对于我们的影响不大。”金锣集团的一位管理层也对本报表示,“市场蛋糕还很大,双汇、金锣、雨润加起来才吃了蛋糕的一个角,我们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除此之外,双汇或许会借此机会推动大规模生猪养殖,这样将大大增强双汇的成本优势和定价能力,但也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实质影响。“生猪规模化养殖是长周期、高风险、重投入的行业,随便一个猪场都要几十亿,成本七八年才能回来,保不准哪半年瘟疫就全没了。双汇不管是做熟品还是做生品,前提都是要有猪,这才是决定它能不能做大做强的关键,但短期内它既无法直接从美国进口生猪,也难以一下子把生猪养殖做大。”前述同业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