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内一科完成一例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
TUhjnbcbe - 2020/11/5 15:15:00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m.39.net/pf/a_6410197.html

10月16日,我院心内一科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双折反机制心房扑动患者实施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手术,患者术后转为正常窦性心律,于第二天顺利出院。

患者临床资料

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陈彦波诊治一位特殊病人:患者男,32岁,因“心慌、胸闷5月”就诊,行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如图1),进一步精确分析心电图为非典型房扑,即非临床常见的“三尖瓣峡部房扑”,结合患者曾因“心脏三尖瓣脱垂”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考虑房扑为瘢痕相关性房扑,给予口服药物及静脉转复药物均无效,患者症状无缓解,心率在-次/分。考虑患者瘢痕相关房扑药物转复可能性小,电复律存在风险及复发可能性大,决定给予“微创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

图1可见规则房扑F波手术过程——电生理检查

完善术前准备上台后:

第一步行电生理检查术:心房扑动表现为周长ms,冠状窦CS9-10早于CS1-2,初步判定房扑折返环来自右心房(如图2)。

图2心房a波CS9-10早于CS1-2

第二步三维标测系统下行房扑三维标测,三维标测激动顺序图如图3。

图3可见房扑传导沿红→橙→*→绿→青→蓝→紫方向传导(蓝色圆点为标注双电位瘢痕区,白色实线为手术瘢痕后形成的电阻滞线,白色圆点为三尖瓣环)

第三步分析激动标测图,标测出右心房游离壁存在一条细长双电位形态a波为外科手术切口瘢痕,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分别标测出环形双电位形态a波为上下腔静脉插管瘢痕;结合三维颜色激动顺序可见到两个折返环:围绕白色瘢痕线的折返环,围绕三尖瓣峡部的折返环(如图4)。

图4两个折返环标测图

第四步存在两个折返环,会有一个主导环,一个副导环,必须明确分别出主辅环,根据此时情况决定行高频率起搏拖带确定主导环。进行拖带标测:分辨在疤痕两侧,阻滞线与下腔之间,三尖瓣峡部进行ms拖带,三点的PPI-TCL均小于30ms;三尖瓣峡部进行拖带PPI-TCL35ms,提示围绕疤痕的折返环为主导环,三尖瓣峡部折返环为副导环(如图5)。

图5拖带PPI-TCL间期决定主环手术过程——射频消融

第一步消融主导环:决定将游离壁的疤痕消融连接至下腔静脉,截断围绕瘢痕的折返环,消融约5个靶点后,房扑速度减慢,心动过速周长从ms左右变成了ms,说明主导环已截断,但是心动过速并未中止,表现为典型三尖瓣峡部房扑特点,此时房扑由副导环三尖瓣峡部折返环维持(如图6)。

图6消融主导环,心动过速周期改变

第二步消融副导环:自三尖瓣瓣环6点钟位置消融至下腔静脉,在消融到第三个点的时候心动过速中止,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如图7)。继续消融巩固消融线,三尖瓣峡部拉断后,分别在线的两端起搏大头和冠状窦CS9-10结果均显示S-A间期大于ms,三峡线双向阻滞。

图7房扑终止,转为窦性心律手术过程——诱发验证

反复给予S1S1递增刺激诱发,S1S2多程序刺激诱发,均不能诱发房扑发作,考虑消融成功,结束手术。

术后随访

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行心电图检查为正常窦性心律,如图8。

图8背景知识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成功率极高,目前已经成为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操作原理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心腔的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记录性技术。

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的危害,主要适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

我院心内一科致力于射频消融术20余年,先后开展二维、三维、零射线、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率先在本地区独立开展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目前已完成相关手术千余例。医院“登峰计划”,心内一科电生理团队将进一步提高复杂心律失常手术成功率、安全性、舒适度,为患者解除病痛。

供稿│心内一科陈彦波

编辑│季晓琳

各科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内一科完成一例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