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吴书林团队科研论著ldquo肺动脉窦
TUhjnbcbe - 2020/11/24 13:17:00

近期,年AHA/ACC/HRS发布的《美国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指南》引用了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吴书林电生理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肺动脉窦起源的心律失常,明确其起源分布、发生率、临床电生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倒“U”形导管标测消融新技术。该成果已在年12月发表在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杂志--美国心脏学院杂志(JACC)主刊,并被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引用。


  该研究共纳入了例具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向下电轴特征并成功行心内膜消融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s)患者。结果表明,有24例患者为肺动脉窦起源IVAs,包括右窦(RC)10例(42%),左窦(LC)8例(33%),前窦(AC)6例(42%)。体表心电图提示,与LC及AC起源IVAs相比,RC起源IVAs具有独特特征,其I导联R波振幅高,下壁导联(II、III、aVF)R波振幅低,aVL与aVR导联Q波振幅比值小,QRS波时限较宽。腔内心电图提示肺动脉窦起源IVAs有提前QRS波群28.2土2.9ms的尖锐电位。此外,该心律失常团队建立了倒“U”形导管标测消融新技术,消融成功率%(24/24)。

图一肺动脉窦解剖示意图

图二肺动脉窦起源IVAs患者术中透视及标测图


  该研究同期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r.MathewD.Hutchinson撰写的述评。他对该研究给予高度肯定,尤其认可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吴书林教授团队首创的倒“U”字消融导管到位技巧。他认为,这一重要新技术将易化右室流出道-肺动脉连接部的导管操作。

图三JACC杂志同期评述


  目前,研究内容已纳入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以及年AHA/ACC/HRS发布的《美国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指南》。《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肺动脉是特发性流出道室速的起源部位之一。《指南》指出约10%的右室流出道(RVOT)-IVAs需于肺动脉窦内消融。

图四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IVAs在一般人群中24h-Holter检出率高达80%,其中RVOT-IVAs占54.2%。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吴书林电生理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肺动脉窦起源的IVAs并不少见,既往国内外单次导管射频消融的术后复发率仍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靶点标测时忽视了肺动脉窦有关。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RVOT-IVAs的认识,是中国原创心脏电生理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Al-KhatibSM,StevensonWG,AckermanMJ,etal.AHA/ACC/HRSGuidelineforManagementofPatientsWithVentricularArrhythmiasandthePreventionofSuddenCardiacDeath:ExecutiveSummary: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andtheHeartRhythmSociety.Circulation.Oct30.pii:CIR..

2.LiaoZ,ZhanX,WuS,etal.IdiopathicVentricularArrhythmiasOriginatingFromthePulmonarySinusCusp:Prevalence,Electrocardiographic/Electro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CatheterAblation.JAmCollCardiol.,66(23):-.

3.HutchinsonMD.PulmonicCuspAblation:NovelMechanismoraNewApproachtoanOldProblem?JAmCollCardiol.,66(23):-.

4.曹克将,陈明龙,江洪,等.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30(04):-.

来源:医声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书林团队科研论著ldquo肺动脉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