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子鼠新春将至,医学网将陆续推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各学组年工作进展及年工作展望。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本篇特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组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吴书林教授进行深度访谈。
问
医学网:吴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医学网的专访。您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组长,能否请您谈一下心律失常学科年度进展?
答
技术创新不断医疗认知普及
吴书林教授:年我国在心律失常学科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可穿戴设备大量使用,使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提高,有利于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管理;
第二、国家*策方面,药品加成降低后,更多患者可以就诊,就诊意识提高。随着技术创新的进步,治疗手段的不断扩充,心律失常学科发展迅速。
1、缓慢性心律失常:年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希浦系统起搏的应用比较广泛,对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更具有生理性。无导线起搏器的应用和认识加强。对于年轻的患者,或者有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有困难的患者,或者植入多次有感染的患者,都适用于无导线起搏器。
2、房颤治疗:首先,药物研发方面,新型抗凝药应用广泛。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的出现,特别是在降价以后,我国应用NOAC比例明显提高。以冠心病、ACS合并房颤为例,现在很多冠心病专科医生,明显感觉到以前的双抗血小板是不够的,需要加上抗凝药物。现在实践和指南提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这一类的药加P2Y12受体抑制剂对大多数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人已经足够。然后有高缺血症状需要三联治疗。其次,房颤消融术标测工具改进,特别是消融的导管,比如接触导管、压力感知导管的广泛应用使射频消融的时间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医疗器械工具使用广泛,促进了心律失常学科治疗手段的进步。
3、室性心律失常:当代社会大众对心源性猝死的认识明显提高,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大概有60万左右,高发性使医务人员和老百姓,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都在不断加深,ICD植入术跟以前相比明显提高。
随着欧洲指南、美国指南的出现,我国对导管消融适应症的把握、医生培训、中心团队建设进行了加强,我国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研究方面的开展,使得我国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国外。
问
医学网:吴教授,对于年,在心律失常领域您有哪些期待?
答
加强房颤中心建设引进新型技术设备
吴书林教授:首先,希望可穿戴的设备更加广泛的使用;其次,房颤四个维度的管理,需要不断加强,特别房颤各中心能力建设的提高,切实做好房颤的管理;第三,脉冲能量的消融、房颤的消融导管和其他设备等新型技术设备引进我国,对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吴书林,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临床兼职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临床和研究工作。自年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至今已治愈多例各种心动过速病人。年率先在国内应用心电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和室速)电生理标测定位和指导射频消融临床研究。
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年至年为第八、九届广东省*协委员。年获国务院*府特殊专家津贴。年获广东省“名医工程”项目。年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年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共同合作项目1项。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年获中国心脏电生理杰出贡献奖。为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届*代会*代表。年被评为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届*代会*代表。
近年研究成果: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共6项。
主编和副主编著作3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学术团体任职:美国心律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委;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委;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临床心电学杂志编委;循证医学杂志编委。
孔祥清: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学年进展及年展望
刘梅林:女性心脏健康学科进展及展望
热点访谈|刘斌专访: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年进展及年展望
陈茂:结构性心脏病学科进展及展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