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早期常为前驱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发热、流涕、纳差、肌痛(尤其是嗜心肌的柯萨奇病*A感染)等非特异症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从乏力、活动耐量降低、轻微胸痛,心悸,到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急性心衰及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体征可无特异阳性体征,有心衰症状的患者,听诊可闻及S3及第四心音(S4)奔马律,有体循环及肺循环淤血表现;如心室明显扩大,可闻及功能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的收缩期杂音,如出现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提示心肌心包炎。以上2例患者均有前驱感染病史,均表现有急性心衰,例2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提示心肌炎的诊断,但仍需要和其他病因造成的心脏损害鉴别诊断。
诊断:
1.炎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
包括ESR、CRP、心肌酶,但并非所有心肌炎患者这些指标均升高,反之心肌酶持续升高常提示进行性心肌坏死。合并心衰患者BNP或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增高。
2.病*血清学:
阳性并不意味存在心肌感染,单纯依靠多克隆抗体(IgM和IgG)不能诊断,因为病*IgG抗体在普通人群中也同样会升高。
3.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有些患者也可表现正常。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窦性停搏、不同程度的房室、束支或室内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波形出现ST-T改变,R波高度降低,异常Q波,低电压等。如年轻患者心电图有不符合冠脉血供分布的ST-T广泛变化,冠脉造影正常,应考虑心肌炎诊断。
4.经胸超声心动图:
异常表现包括左心室扩大、弥漫性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重症心肌炎常表现为左心室不扩大但肥厚,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恶化,应及时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
上述两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患及家族史,在发热等前驱感染后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和/或严重心律失常,辅助检查显示炎症标志物和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心电图提示广泛ST-T变化或新发高度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增厚,运动异常,应当考虑心肌炎可能。
5.冠脉造影
特异性低
6、CMR
(1)T1、T2相高信号:反映心肌水肿;
(2)早期对比剂摄取:反映心肌充血;
(3)钆延迟强化:反映心肌坏死或纤维化。
以上3项中2项阳性才能诊断心肌炎。
此外,当临床怀疑急性心肌炎时,钆延迟强化不如整体高信号或水肿指数敏感性高,因此缺乏延迟强化不能排除急性心肌炎。而心肌炎患者延迟强化首先出现在心外膜、心肌层及少数心内膜,缺血性心肌病则延迟强化主要分布于心内膜。据此特点可以鉴别两者。
7、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由于VMC病变心肌摄取核素能力下降,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受损部位和程度。
8、病*学检查:
咽拭子/粪便/心肌活检/心包积液中检出病*。
一箫一砚走江湖
心悸在医学当中叫做“心律失常”或者叫“心律不齐”,也就是说心率跟正常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是跳的比较快,八九十下,甚至有人达到一百下,叫心动过速,但有的人又跳得比较慢,叫心动过缓,还有一些朋友会有这样的一些特异性的表现,是有的时候跳得比较快,有的时候跳得又比较慢。
我有一个患者,一个老太太,她就是告诉我说:“我白天的时候,经常心慌心悸,能跳到九十来下,很难受,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戴个孩子给买的手环,一测,晚上居然掉到了五十下以下,这容易心脏骤停,很害怕,万一晚上一下过去了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判断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用穴位自我保健的方法来进行调节,给大家一个标准:如果没有器质性的问题,而只是一个功能性问题,这叫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我们的心脏特别容易受到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因为心脏这有心丛,大血管周围,血管的附近根部还有很多这样的自主神经丛,这些调控心脏的神经丛,往往是由两种自主神经来控制的,一种叫交感,一种叫副交感。交感是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副交感是心率减慢,血管舒张,所以他们两个之间是一对拮抗的神经系统。如果心脏没有器质性问题,本身是正常的,但调控这个器官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了,这个用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完全是可以调节的。心的节律性的一个异常变化,内关穴也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且内关穴这个作用奇特的让我们觉得很惊讶,它既可以升心率,也可以降心率,是一个平衡心率的。经常有朋友会说,穴位是一个智能的,是具备良性的、双向的调节作用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穴位都具备良性双向的调节作用,但有一些穴位是有这样的生物学基础,是可以具备这种双向良性调节的,内关穴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现代生理学奠基人路德维希,发现了“躯体内脏交感神经反射”,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躯体的表面会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可以传入这种刺激,我们的内脏其实也在感受各种各样的刺激,比如胃肠蠕动,都在感受食物对肠壁的刺激,这些内脏的刺激和躯体的刺激都传入到我们的脊髓,在脊髓、神经元进行交汇,它们之间的信息是可以传递的。当我们刺激到外部的时候,内在就会有一定的改变;当我们身体的内部发生一些特异性的变化的时候,外部也会感受到这种信息,而出现一些特异性的反应,这不就建立了内与外之间特殊的桥梁吗?
上面这张图就是跟内关穴调控心脏功能相关的神经反射通路,从这种途中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支配心脏的神经节段,和支配上肢内侧的皮节,脊髓内是相互融合的,而上肢内侧恰恰是手厥阴心包经分布的范围。
当我们刺激内关穴这个部位的时候,这个信息就可以通过这种神经反射通路,最终调控我们的心脏功能,这就是内关穴对心率快和心率慢两种不同情况,统称为“心律不齐”的调控基础。
那该怎么刺激呢?我们用一个小小的揿针,把它埋入到皮肤之内,内关穴的位置,或者在这个位置做点揉的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想了解更多
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
可左侧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