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CTCC中西交融引思想碰撞,传道
TUhjnbcbe - 2021/2/28 21:40:00

编者按:

中国共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年国务院*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医学模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学,能够在理论层面上融汇贯通,在实践层面上优势互用,这将对于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年8月23日-25日,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中西医结合论坛上,众多省内外知名专家及心血管领域同仁出席本次论坛,旨在达到分享学术经验,探索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疾病体系,助力全民健康蓝图。

论坛由中西医结合论坛安徽省内坛主安徽中医院戴小华教授、省外坛主海*医院吴宗贵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学科医院严激教授分别致辞。论坛分为“中医循证路漫漫、中西融合谋发展、传承创新赢未来”三个部分。

吴宗贵:冠心病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海*医院吴宗贵教授针对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非常多,特别是对患有不同类型心绞痛症状,中成药由于其临床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具有良好疗效。但现代医学研究很难发现其个性化的特征。绝大多数都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调脂、保护内皮等作用。只有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才能彰显其个性特色。针对这个临床困惑,传统中医药分为活血化瘀类、芳香温通类、痰瘀同治类。依据现有研究,建议首选症状期为芳香温通,稳定期为活血化瘀,两类药物均可长期应用。早期干预可以从痰论治。

戴小华:慢性心衰难点分析及中医药防治策略

安徽中医院戴小华教授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难题。慢性心衰病情复杂,利尿剂抵抗,患者反复急性加重住院,病情不断进展,常合并肺部感染、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胃肠道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等多种并发症,使得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远期预后不佳。通过开展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干预方案优化,对慢性心衰防治中的诸多难点问题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中医药适时介入能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毛威:心衰现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医院毛威教授介绍心衰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心衰采用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等一般治疗。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推进,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认识和治疗对策有了显著进展。中医与西医巧妙结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加以中药治疗,主要包括辨证分型论治,专法论治,专方专药论治和中药注射剂治疗四个方面。伴随着接下来中西医各项循证研究开展,所形成的共识或指南将进一步规范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之更准确、有效。

安冬青:络病理论指导下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科大学安冬青教授介绍络病学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尝试。络病学说源于《*帝内经》,经《伤寒杂病论》发展,至清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理论提出渐臻完善。络病是指各种病因损害络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郁滞不通为基本病机变化,“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络脉具有渗灌气血,以濡养周身、卫护机体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病在血管,临床可从络病角度认识、干预,延缓其进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事件的发生。在治疗上正如《素问·调经论》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提倡运用通络类中药,给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带来新思路。

朱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方剂及作用机制

河南中医院朱明*教授从中医药治疗心衰常见证候说起,介绍了不同临床分期方药的选择。列举了如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参附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加味等药物,在中成药方面,朱教授认为可选用的药物包括:补心气口服液,诺迪康胶囊,生脉饮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者应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还可选用益气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如益气复脉注射液等以及补阳、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如参附注射液、*芪注射液等。给临床治疗心衰用药选择提供了参考,并阐述最新的相关方剂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方剂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及科学依据。

陈晓虎: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与展望

医院陈晓虎教授强调心血管病往往和精神-心理障碍共存,国内外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心脏和心理的"双心健康"问题,中医学亦倡导"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心之形态功能与情志密切相关。在该类型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思路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将中西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进行融合,能够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能力和精准度。同时,要“双心同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要注意安神,调节情志,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的心血管患者具有指导意义。

李应东:高原睡眠障碍与心律失常的中医药防治

甘肃中医药大学李应东教授提出,近年来随着对睡眠障碍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伴发的疾病日益受到重视,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睡眠障碍发病的主要环节虽然在上呼吸道,但却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尤为突出。现已证明,睡眠障碍是独立于年龄、体重、饮食、遗传等原因的冠心病发病因素之一,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相信在这个领域中医药有广阔的空间与未来。

林谦:基于中医气血理论治疗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研究

北京医院林谦教授通过对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进行病因病机分析,提出气虚血瘀证为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常见证候。因此,需重视气血理论,中医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应以益气活血为法,运用益气活血法进行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而评价基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的干预治疗对高血压舒张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舒张功能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李立志:冠心病治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中医院李立志教授指出,冠心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悠久历史,其发病多为血脉不通,需标本兼治,其化瘀环节常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入手。活血化瘀治法针对血脉,具有独特优势。随后还基于陈可冀院士对于血瘀证的医疗临床经验,结合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的研究整理,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创新发展以及冠心病治法的新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张敏州: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模式

医院张敏州教授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介入技术需要与中医药相结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胸痛中心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心梗中治疗的作用,结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心脾相关”学术思想及陈可冀院士“血瘀证”理论,通冠胶囊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要积极做好“养心”工作,全力打造心脏康复精品课程,解决患者系列困惑,与患者共同努力做好心脏康复,引导患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形成“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的心肌梗死新型救治模式。

陆峰:血压、血管与血脉同治-中医药降压新靶标

山医院陆峰教授以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篇,结合目前其治疗中“三高三低”的特点,指出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存在“血病”和“脉病”,从祖国医学中探寻兼顾“血管因素”和“血液因素”的治疗方式,从而干预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中西医结合诊疗高血压,强调不仅起到保护血管作用,也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血压、血管与血脉同治是中医药降压新靶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系统调理的治疗理念。

符德玉:“调气宁神”在心悸治疗中的应用实践与理论探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符德玉教授介绍说,心动悸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现代医学中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及部分神经官能症可有此表现。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心动悸也即多数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临床表现。西医对器质性的病变往往有较好的解释,对功能性病变则不如中医能有更确切的解释和治法。临床运用“调气宁神”法治疗心悸,代表方药为三合方。精彩分享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压力大导致的心悸、焦虑等状态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陶*:高血压、线粒体与血管损伤修复研究新进展

医院陶*教授在授课中介绍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血管损伤可导致心、脑、肾及下肢损害,进而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应用,在高血压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现代细胞生物学的角度,选择sirt信号通路研究高血压、线粒体与血管损伤修复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戴国华: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思路与方法

山医院戴国华教授指出,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具有功效独特、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但是,中药注射剂本身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存在缺陷,临床上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突出问题,他从中药药性与功效、有效成分与药理、不良反应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研究办法及对策,为中医药现代化推广开拓了新思路。

徐浩:中医辨证与精准医学

中医院徐浩教授强调原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学是现代医疗中个体化治疗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而祖国传统中医学在辨证论治中就提出个体化治疗,而辨证论治亦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所以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思维和精准医学的理念相一致。接下来需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如电子技术、基因技术、网络分析技术等为研究中医提供更多技术手段,帮助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从而助力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更深层次、系统科学的认知。

中医道路坎坷崎岖,百年来危机、困惑从未停止过。民族文化卑症的百年沉疴,中西医结合承古出新,但道阻且长,需要中医人深怀中医情,前仆后继为祖国医学的复苏发展努力奋斗。大会特邀请多位教授及众多国内心血管病学领域专家到会讲学,交流中医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极大地鼓舞了中医人的中医情怀。本次论坛有力地推动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工作的发展。

精彩花絮推荐阅读

?CTCC

儒道心学编华章,八方同仁聚庐阳——儒道心学护理论坛成功举办

?CTCC

儒道心讲台: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CTCC

儒道心讲台:通过心肌细胞再生或干细胞治疗心衰,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CTCC

儒道心讲台:我国慢病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CTCC

儒道心讲台:构建“医院”理念,医院人文环境

?CTCC|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圆满闭幕

?CTCC

立足学术热点,引领心脏健康——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冠心病论坛精彩荟萃

?CTCC

聚焦指南共识,优化疾病管理——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高血压及肺动脉高压论坛精彩荟萃

?CTCC

齐头并进,共谱新篇章——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心脏影像学论坛

?CTCC|满载希望的盛会,继往开来的起点——首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在合肥开幕

?CTCC

分享·碰撞·融合·发展——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主题报告

?CTCC

胸痛中心建设及优化之路在探索中前行——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论坛-MET胸痛中心建设经验分享会精彩荟萃

?CTCC

扬帆起航,助力房颤管理规范化——心脏节律论坛安徽省房颤中心建设交流会精彩荟萃

?CTCC

诠释读图魅力,上演巅峰对决—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CTCC)心脏节律论坛心电图读图大赛圆满落幕

?CTCC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慢病管理水平——心血管社区管理和慢病防治论坛精彩荟萃

?CTCC

伫立学术前沿,把握最新进展——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心力衰竭论坛精彩报道

?CTCC

汇通长三角,同心共发展——长三角心血管联盟论坛精彩荟萃

?会议通知

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

?CTCC

葛均波院士:心系安徽,共襄盛会——“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欢迎辞

?CTCC

大会执行主席心力衰竭论坛坛主严激教授:顺应时代潮流,汇聚合作共赢—“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正扬帆起航

?CTCC

大会执行主席冠心病论坛坛主林先和教授:CTCC助力安徽冠心病防治实现“大、强”到“细、优”的华丽转身

?CTCC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论坛坛主马礼坤教授:基层胸痛中心建设是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CTCC

血脂论坛坛主汤圣兴教授:迈入科学降脂、全程管理“时代”

?CTCC

心血管社区管理和慢病防治论坛坛主胡立群教授:实现大病不出县,社区是主战场,预防是千里眼

?CTCC

高血压及肺动脉高压论坛坛主许邦龙教授:革新理念,锁定高血压和PAH防控方向

?CTCC

心脏节律论坛坛主徐健教授:心律失常新技术、新策略让更多患者获益

?CTCC

中西结合论坛坛主戴小华教授:中西融合,开辟心血管病防治新路径

?CTCC

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脏影像学论坛坛主王洪巨、张恒教授:把握机遇,强化心脏影像和SHD诊疗技术,实现量质并举

?CTCC

心血管装备技术论坛坛主柯永胜教授:技术是天、装备是地,天地人合力守护心健康

?CTCC

心脏危重症论坛坛主范西真教授:心脏危重症救治,责任在心、奋然前行

?CTCC

心血管护理论坛坛主叶祺护士长:以心为灯,助力新时代护理变革

?CTCC

基础与转化医学论坛坛主余华教授:多重利好,助力安徽心血管领域基础与转化医学迸发新活力

?CTCC倒计时3天丨葛均波院士与“儒道心学”组委会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CTCC中西交融引思想碰撞,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