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揭晓!我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荣获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心血管视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统性防治策略》项目荣获了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朱畴文主任医师和罗哲主任医师共同领衔完成的《整建制援鄂医疗队科研创新、人文建设和救治成效——复旦中山管理模式》项目获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朱文青教授团队的《心房颤动规范化综合防治策略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超声诊断科团队完成的项目《超声弹性成像相关技术无创量化评估肝纤维化进程的体系建立及推广应用》获得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葛均波院士
荣获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
○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中科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去年疫情期间一封“请战书”燃爆社交媒体。学生们对老师这样的行为并不奇怪,“葛老师就是这样的,一如他最喜爱的文学角色,金庸笔下的乔峰,家国情怀,大侠风范,其实也很像他自己的写照。”
山东人葛均波创造了冠心病治疗领域多项第一,他始终强调,“我不是医神,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科学,强调救死扶伤精神,让患者享受最适宜的治疗。”今天,他实至名归荣膺上海市新一届“科技功臣”。
儿时骨折痊愈,自此立下从医志向
葛均波立志要做一名医生,志向源于儿时经历。生长在山东五莲的他,11岁那年调皮摔了个跟斗,结果断了胳膊。当地接受一番治疗,三个月未见好,这可急坏了老母亲,“孩子要是这么就残废了,以后连媳妇儿也找不到咋办?”
历经一堆土方偏方后,在一位医生妙手医治下,少年葛均波的手臂终于纠正好了,“以后我一定要做个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可以帮助别人!”从医的种子,就这样深埋在他心里。
16岁那年,刻苦如他,如愿考入青岛医学院,8年后,他来到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攻读心内科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年,葛均波作为公派生前往德国进修,在德国学习9年,他首次发现冠状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心肌桥检出率由不足5%一下子提升至95%以上,半月现象一跃成为心肌桥诊断的金标准,这也被国际医学界称为“葛氏现象”。面对年轻中国医生的突出成就,国际专家不吝赞美。
欧洲著名心血管病专家Sanchez教授评价:葛氏现象的发现,是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心肌桥的先驱。
敢于尝试创新勇当“吃螃蟹”的人
作为骨灰级的金庸迷,葛均波说,自己喜欢乔峰,也有点儿像乔峰,“看到路上打架有人被欺负,就很想上去帮忙!”他有着山东人特有的古道热肠,更不忘医者仁心的初衷。
年回国之初,葛均波就学以致用,在华东地区建立了首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绿色通道”,医院后,90分钟内就能得到有效救治。20年间,这条生命通道成功救治了危重患者万余例,成功率超过了96%。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是葛均波的座右铭,他敢于突破创新,勇当第一人,由此创下许多生命奇迹。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最后的“堡垒”。传统术式开通率很低,葛均波在无数次实践后,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其系列辅助技术,介入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升至90%以上,而今已成CTO介入治疗三大常规术式之一。
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领域,葛均波打破外科手术禁区,于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夹合术”,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和微创器械ValveClamp,明显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常年穿30斤铅衣,
责任奉献使然不言劳累
葛均波的日常行程非常繁忙,常常科研、教学、门诊、临床、手术连轴转。身穿近30斤铅衣,做介入术直至汗流浃背,这是他的典型写照。长时间站立,导致椎间盘突出备受折磨,医生强制他卧床休息,他躺在床上也要指导学生科研临床,不肯休息片刻,“当医生,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
时间就是这样被他一点点挤出来,成就更多突破。
曾几何时,进口支架一统天下,患者治疗费用下不来。葛均波着手研制可降解冠脉药物支架,与学生们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全部扑在找材料、搞药物涂层技术上。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可降解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显著降低致死性支架内血栓风险,实现我国冠脉介入产品自主研发的重大突破。国产支架大幅降价,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每年更为国家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0亿元。
“再好的医生长一百只手,24小时不睡觉,也看不完所有的患者呀!”葛均波总是这么着急地说。他想尽一切办法,以点带面救治患者,携手同行构建救治体系。在葛均波的倡导下,我国建立“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等,目前全国重大心血管疾病国家救治网络初具规模,心血管疾病分级诊疗已初具规模。
他更高度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免费培养带教贫困地区医生余人次,提供免费心脏手术救治17人次。团队每年完成疾病诊疗68万人次,介入诊疗手术2.4万例,近3年学科排名均在全国位列第二、上海第一。
“我总是想着,更多人可以像我小时候一样幸运,生了病遇到好医生,获益一生!”新晋“科技功臣”最后如是说。
(摘自《解放日报》作者顾泳)
○
○
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心血管视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统性防治策略》获得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的流行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疫情初期发现10-15%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合并基础心血管疾病,但缺乏对其系统性的认识和诊疗方案。本项目揭示了新冠肺炎对心血管系统损伤情况,较早从心血管视角提出针对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率先建立并推广了疫情期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指导意见,为新冠疫情控制和重症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支撑。
首先,在国际上较早揭示了新冠肺炎的心血管疾病系统表现,回答了临床意义重大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防治思路。①在国际上最早发表论文,证实降压药ACEIs/ARBs不加重COVID-19病情,“不建议COVID-19患者停用ACEIs/ARBs”,这与美国及欧洲心脏协会的联合声明不谋而合。②明确新冠肺炎患者中存在心肌损伤,cTnI升高有更高的住院死亡风险,为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指导。③发现COVID-19患者D-二聚体普遍升高,且与疾病预后相关,提出D-二聚体是干预的新兴靶点,为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④在提出“炎症风暴”假设的基础上,尝试硫辛酸抗氧化治疗改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预后,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潜在方向。⑤证实新冠疫情导致急性心梗患者平均再灌注时间延长,提出疫情常态下需要优化急性心梗诊治流程。
其次,项目组在疫情早期针对新冠肺炎背景下心血管常见病、危重症的诊治和医护防护提供的科学建议,制定了一系列的专家共识文件,向国内外推广。利用全球及国内的学术会议平台向中国和世界介绍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进展和防疫经验。并且积极开展在线诊疗、科普宣传、居家隔离诊疗指导,助力疫情防控,累计服务线上患者近5万人次,累计在线点击量超过万次。
项目组在JACC等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11篇,发表专家共识和指南3部(中英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30余次,在线参与人员20万人次,极大推动了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的救治水平和科学诊疗策略。
项目完成人:葛均波、*浙勇、曹嘉添、李华、徐亚伟、孙爱*、陈庆兴、钟鸣、胡嘉禄
○
○
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医院朱畴文和罗哲共同领衔完成的项目《整建制援鄂医疗队科研创新、人文建设和救治成效——复旦中山管理模式》获得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医院于年2月7日整建制派出医疗队人医院东院区,在没有现成经验参考借鉴的情况下,勇于创新,摸索出了整建制医疗队的高效运行的“复旦中山模式”。
1.整建制医疗队的管理模式
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为范本,紧密贴合实际工作内容,制定并实施中山标准的同质化管理措施,制定了严格的感控措施,重视加强医疗队后勤保障,使医疗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2.临床诊疗方案的创新
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医疗队证实并推广了重症COVID-19的早期预警指标——CRB-65评分和乳酸脱氢酶(LDH);实施了COVID-19标准化氧疗方案;提出了针对重症患者“基于CT影像学特征指导糖皮质激素应用”的管理策略;实施了清醒重症患者的俯卧位通气;针对COVID-19的复阳现象,优化了COVID-19患者的出院标准。这些诊疗方案的创新实施,成功救治了大量重症COVID-19患者,显著降低了死亡率。队员先后发表COVID-19相关SCI论文20余篇,被广泛引用。队员先后参加各类COVID-19防治相关国际性会议5次,全国性会议20余次,地区和城市性会议50余次,在线观看人次总计10万人次,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护及相关人员。
3.传承人文精神
复旦中山医疗队将“践行使命,大爱无疆”的精神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将“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宗旨带到武汉抗疫一线。温暖全国的“历经山河,人间值得”照片,就是我队队员在陪伴患者检查途中留下的温情瞬间,也成为了年抗击新冠疫情的代表画面。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余家报刊媒体刊登,其中70多家为头版头条,先后多次被CCTV、新闻联播、新闻1+1等电视媒体采访、微博累计流量达10亿人次,获得广泛转发和好评。
项目完成人:朱畴文、罗哲、薛渊、余情、屠国伟、居旻杰、王春灵、顾国嵘、苏迎、陈翔
○
○
年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医院心内科朱文青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心房颤动规范化综合防治策略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获得了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极大地危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等,增加卒中及死亡风险。本项目立足学科前沿,从每个阶段国内外最新指南的“盲点”出发,历时10余年,创新性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范化,特殊病因及人群房颤抗凝策略和围手术期抗凝管理优化,射频消融手术前评价的系统化等方面做系统性研究。
1、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优化:
揭示莫雷西嗪可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有效减少房颤负荷而不明显增加窦房结功能的抑制,为阵发性房颤基础心率偏慢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有效选择,部分延缓起搏器的植入治疗。证实索他洛尔治疗房颤的疗效,牵头制定国内首部《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治疗专家共识》,成为我国行业标准,指导使用索他洛尔治疗房颤。
2.特殊病因房颤和围手术期抗凝管理规范化
揭示甲亢所致房颤的脑卒中风险较一般非瓣膜性房颤的卒中风险增大,且其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与脑卒中事件呈正相关关系,被《Lancet》封面文章引用,并被纳入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EACTS》。创新地分析中成活血化瘀药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可提高房颤抗凝治疗疗效,并不增加出血风险。证实房颤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新发脑卒中脑损伤常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脑卒中,且此类患者易受到忽视,与远期脑萎缩、老年痴呆有关,规范化围手术期的规范抗凝可减少卒中风险;
3.射频消融手术前评价的系统化
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肺静脉的不同开口形态、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与复发有关。指导临床术前术后更好地管理以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国内首创性对房颤的卫生经济学做了评价。通过费用分析及成本效果分析,消融治疗的经济学优势平均3.5年可以显现,对于年轻患者,选择消融治疗会有更好的经济受益。
该项目所选代表性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2篇),被Lancet等杂志他引次,牵头制定国内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南,部分研究被纳入欧洲房颤指南;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余次,编写相关论著3本。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完成人:朱文青、陈庆兴、庞暘、徐烨、凌云龙、刘桂剑、程宽
○
年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我院超声诊断科团队完成的项目《超声弹性成像相关技术无创量化评估肝纤维化进程的体系建立及推广应用》获得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逆转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临床上缺乏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手段。超声弹性成像通过探头发射脉冲并接受组织激励后的剪切波信号,可在超声影像基础上获得肝脏硬度信息,为无创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新思路。
该项目自年起采用超声弹性技术系统研究了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中的超声影像变化规律,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无创量化评估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的诊断体系,并验证和实施。
2.国内首先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例阐明超声弹性技术获得的肝脏硬度参数与病理学胶原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提出肝内胶原面积百分比与肝脏弹性硬度值的相关性高于常规病理分期诊断系统。
3.国际上率先采用超声弹性技术评估肝肿瘤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创建术前预测肝脏手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的列线图模型。
该项目发表SCI论文27篇,总影响因子71.6分,他引次;中文论文42篇,他引次。相关成果被编入《国际肝脏超声造影应用指南》、《国际超声弹性成像临床指南:肝脏》、《韩国肝癌治疗指南》和中国《超声E成像临床应用指南》中;项目组成员参与上述2项国际指南和2项中国超声临床指南的编写。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学习班25次,在国内外重大会议作专题报告20余次,国内报告70次。项目推广到20医院,累计造福慢性肝病患者逾7万例,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人:丁红、王文平、韩红、孙惠川、*备建、朱宇莉、薛立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