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存款新政,看不懂的迷雾,计划时代重启
TUhjnbcbe - 2023/6/29 20:09:00
北京中西皮肤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1918.html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瞿塘侠遇

金融界网2月18日消息“年,我们实鼠不易;年,我们期盼牛转乾坤”!

这已成为当下国人跨年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祝福。春节临近,伴随疫情“多点散发”的有效控制,新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满怀希望,牛年扭转乾坤。

但就在这跨年之交,对于中小银行较为看重的线上存款来说,则更加不易。一系列线上存款*策来袭,令大家错愕不已……

01存款新*来袭

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孙天琦局长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发言,将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线上存款业务,定性为“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引来媒体广泛报道。各大平台及开展线上存款的中小银行无不感到紧张与担心,这一创新业务命运如何?

当天晚上,仍在监管风暴中的蚂蚁金服因众所周知的“各种原因”,第一时间拥抱监管,率先响应局长讲话,声明下线所有存款产品。随后,京东、陆金所、百度、等头部平台纷纷效仿。但此时,大家都留了后手,然后紧急研究新的对策,并期待*策转暖。

命运之神无需等待太久,丧钟隔月即鸣。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甚至包括由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等服务。断绝一切平台销售可能,靴子骤然落地。

这下,在平台上购买过存款的广大用户慌了,不明觉厉,尤其是经历过P2P噩梦的人,更是担心存款的安全问题,要不要赶快取出来?这些钱不会都没有了吧?!参与各方一阵恐慌,一片忙乱,一地鸡毛。

你以为,神圣祥和的春节就要来了,悬头之剑既已落下,剧情已结束。但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噩梦”降临,从来不是一个。

年2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各类存款利率必须遵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更出乎意料的是,地方法人银行要回归服务当地的本源,不得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

年2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策执行报告》。报告再次强调,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禁止其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存款。

随后,来自“雾都”的民营银行富民银行在其APP上开始询问存款客户“是否在重庆本地生活、工作?”,突来的鸡贼的操作让客户更是一脸“雾水”。

雾都遇雾水,迷雾重重。

这一系列密集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线上存款监管*策,其核心是严禁第三方平台销售、严查开办异地存款以及严控利率上浮,这“三严绝杀器”,可以说是层层推进,招招见血。

一顿操作猛如虎,三大组合拳打下来,平台及银行失*落魄,储户胆战心惊,惴惴不安,地方监管也是懵逼茫然,只有各家媒体及我等自媒体闲人兴奋异常,跨年不缺热点啊。

这,史称“存款新*”。

新*,几乎全盘否定了银行业线上存款板块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号召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其背后的原因及逻辑着实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恍惚间,让银行业的半边天又重回区域封闭割裂、行*手段管控的计划经济时代。*粱一梦,竟是从前。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存款世界”?

02第三方平台的“罪与罚”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绝杀器”,严禁第三方平台销售线上存款。

“时代之神”马云老师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去年10月份自信激昂的外滩讲话竟然能引起如此滔天巨浪,更开启了“后马云监管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对头部平台经济的垄断整顿。

多年之后,面对西子湖畔,马老师若再想起这一刻时,将如何面对他那些即将购买杭州豪宅奋斗多年的蚂蚁同学们呢?

年,国家启动“互联网+”发展战略,一时,“互联网+”成为国内各领域创新引领的核心主题。

而在“互联网+普惠金融”领域,监管机构开明包容,更是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多项措施,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那时起,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国内金融业得以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服务和投资选择。

这一年,花呗、借呗、微粒贷等线上贷款明星产品纷纷推出,互联网线上贷款元年轰然开启,这也成就了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经济是经济集约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效、便捷、灵活、集约、极致体验,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基于此,互联网平台才能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从而也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市场才会给予头部平台如此高的估值。

虽然在发展中,马老师的阿里帝国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历史不可否认,阿里在电商、移动支付、线上理财等多方面的伟大创新与贡献,和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等众多平台一起,极大地改变了国人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和美国齐头并进的世界领先地位。

所以,在科学合理的监管指导下,平台经济毫无疑问可以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年初,京东金融平台开始销售来自山东一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的存款产品,自此拉开了线上存款业务的序幕。

单从存款服务来说,过去大家存钱只能去银行网点柜台,对于打工人,大多时候不得不请假前往,且排队叫号一搞就是半天,费时费力,低效痛苦。而现在,多数中小银行的存款都可以通过手机APP,7*24小时随时随地办理,大家想选哪家银行的存款,只要打开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各家银行的存款*策,不需要下载一堆银行的手机APP。

这不仅极大提升了用户服务体验,也减轻了银行开网点的成本,还反向推动了银行产品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可谓一举三得。尤其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无银行网点的地方,那些进城务工没有时间去网点的农民工兄弟,更是方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方平台销售存款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孙天琦局长去年讲话里也有提到。如强势头部平台挟流量自重,更深一步介入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进行存款产品竞价排序引发部分银行的价格战;部分高风险银行(如经营不善的小型城商行、农商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规模已超过其风险管理能力,流动性隐患突出等等。

线上存款属于新生事物,类似于借呗、微粒贷等创新型线上贷款,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也没有对应的规章制度。

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有其底层科学逻辑没有违反基本法律制度框架,且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创新事物,宜疏不宜堵,更不能搞一刀切。

既然孙局长提到线上存款是“无照驾驶”,那完全可以针对从事该业务的平台建立准入制度,通过审批或者备案方可开展,而不是直接要求全面下架停止销售。互联网平台可以代销高风险的基金、理财、信托等产品,银行也可以兼业代理保险、基金等产品销售,风险最低的基础存款产品,为何不可以通过准入进行代销?这个逻辑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况且,新规还禁止互联网平台展示银行的存款产品信息。请注意,平台信息展示,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按照字面意思,其性质仅仅相当于打了个广告,产品的开户和存储服务都是银行提供,这怎么就不行了呢?这是不是人为制造信息鸿沟,制造存款产品价格和服务的不透明呢?

同时,对于所谓的高风险银行,如果担心流动性风险,那就对银行制定风险指引,只有符合条件的银行才能在互联网平台进行获客,把业务审批权交由当地监管机构,发挥属地监管机构主体责任,实行“一行一策”。而对于19家民营银行,因“一行一店”的差异性监管*策,不能开立分支机构,没有网点,如果关上了“平台获客”这一天窗,他们的生存定会愈加艰难。

况且,据我查询资料,目前银行业的审慎监管评估有严格的流行性考核指标,如果银行这些指标都能达标,还担心吗?如果还担心,难道是指标体系设置不健全?

当然,若穷尽追问,符合规则不一定不发生风险,答案肯定是的。但按照这个逻辑,世上根本就没有绝对无风险之事,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了。即所谓,因噎废食。

历来,创新才是社会进步之源,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金融活动,的确需要监管、需要制度,通过平台准入整改规范,严格限制平台经济的恶性逐利行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当下,存款新*“一刀切”的*策,完全是“休克疗法”。担心风险,先一棍子“打死”,关了再说。

但在年的今天,在互联网服务无处不在的今天,在高呼万物互联的今天,“互联网+”发展不可逆,平台经济发展不可逆。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协作,体现了商业生态互联互通,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

03异地存款的“真与假”

在国家打击平台经济垄断的大背景下,禁止平台销售线上存款还可以找到一些若有若无的逻辑线索,但监管机构突然提出禁止异地存款,更是一团迷雾。

年2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的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创造性”的提出“异地存款”的概念,要求地方商业银行不得办理异地存款,这对于网点少且分布集中的城商行、农商行,以及没有网点的民营银行等机构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对于如我般的广大吃瓜群众而言,也是一脸懵逼。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异地存款?如何界定是本地还是异地?标准是什么?

这最关键的名词,人行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为此我特意电话咨询了一个在地方监管机构工作多年的老同学,他说大家也都是一头雾水。

“异地”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要知道对一个人进行属地划分,是有很多划分口径的。比如本人身份证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生活居所所在地、父母孩子生活所在地,甚至手机号所在地等等。再比如,大家在各类证明文件中经常填写的“籍贯”,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官方口径。我无聊的“百度”了一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籍贯”应该是爷爷出生地。

且不说分类口径的五花八门,就算明确了某一种口径,也阻挡不了人员的流动。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小甄,祖籍在A市,父母家在四线城B市,小甄通过自身努力前往一线城市C市工作,户籍也随迁。后来娶了个夫人小贾,她家是D市的,而小贾身份证是E市的,最近我朋友又被工作单位派到F市工作一年。请问,什么地方是“真本地”?什么地方是“假本地”?他在什么地方存款才算本地存款呢?

这绕口令般的变换,对于我们身边的每个打工人都是普遍现象,这不是迷雾,这是迷宫。

试想有这样一种场景:你在某三线城市生活工作,因家人健康原因需陪同前往帝都医治,为各种方便想要开立一张北京本地银行卡,银行却以异地为由拒绝了你,你站在银行大厅,是否会无语而凝噎?再试想,很多大型集团企业在全国都有工作地点,这些大企业对员工的代发工资卡,应该如何规避“异地存款”的监管要求?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乍看简单,细想真是一脸愁容。

流动则变,变则难管。

如果严格按照监管文件“不得办理异地存款”的新*,不光对我们每个存款人是灵*拷问,对监管机构的管理也是“难于上青天”。

古往今来,对“属地”最基础的诠释是中国的户籍制度,户籍对社会的影响悠久而深远,其衍生的利弊众说纷纭。但随着社会治理的进步发展,户籍制度开始松动,属地边界越来越模糊,开放、包容和打破边界成为了主旋律。

当下,全国各地的公积金、社保、交通卡等都在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全国通用。手机运营商漫游概念不再提及,银行卡的异地取款手续费也都取消,在这种情形下,存款服务竟然要“回到老家”,这格格不入的*策难道不是历史的倒退?

这就好比在市场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各省突然宣布要重拾地方粮票,重返计划经济时代一样荒诞不经。

“资金”的流动性应该是最强的,号称国民经济的血液。既是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是健康的,如果只能在一方田地里循环,那只能是一潭死水。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在年前后,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说,环渤海某省监管规定,本省的银行承兑汇票只能在本地流动,不能出省。我当时就想问问*策制定者,本省企业的产品是不是也只能在本省销售呢?就如阎老西的火车只能在山西省内跑。还好一小段时间后,这个“笑话”般的*策就寿终了。

国家一体化不可逆,全国一盘棋是大势所趋。老百姓存款的自由流动也不可逆,“画地为牢”不是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只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瘪。

最后,还是想问,我的那位朋友小甄到底能在哪个城市存款呢?

异地存款,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04存款利率的“高与低”

2月4日,人行的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还提到了一个老词“存款基准利率”,会议强调“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

利率,是国家央行宏观调控的核心手段之一。存款基准利率,多么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这个词汇上一次引起大家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存款新政,看不懂的迷雾,计划时代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