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解读心源性猝死无迹可寻如何预防中国
TUhjnbcbe - 2023/7/29 21:21:00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71035.html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71035.html

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不幸去世,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近年来名人猝死事件频频发生,明星的猝然离去,让大家屡屡可以听到一个词:心源性猝死。到底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它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记医院杂病门诊副主任医师、年第三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吴义春。

吴义春介绍,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达55万,这意味着每天约有人猝死。更残酷的现实是,发生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

猝死事件频发,且猝死人群呈年轻化

吴义春表示,“近几年,我们接诊的猝死人群中,中青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在我接诊过的猝死病例中,最年轻的才20几岁。以往猝死病例都是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而如今中青年已渐成猝死的高危人群。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和对病例分析,我们发现中青年猝死可分为内外两方面诱因:

外因上与年轻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过劳,已经成为职场人的通病,也是诱发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因素。过度剧烈或持久的体力劳动导致过度劳累、长时间脑力劳动、睡眠严重不足、精神过度紧张等,都会致使冠心病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引发猝死;

内因方面也是因为病患本身有隐秘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

过劳,已经成为职场人的通病,也是诱发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因素。过度剧烈或持久的体力劳动导致过度劳累、长时间脑力劳动、睡眠严重不足、精神过度紧张等,都会致使冠心病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引发猝死。”

猝死突发,无迹可寻?

可能在很多患者或者家属眼里,心脏猝死往往让人猝不及防,没有前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心脏猝死在发生前是“有迹可循”,只不过这些症状大多隐匿且看似与心脏无关,令人难以察觉从而错过抢救最佳时间。

其实,心脏病发病的症状是一种“憋胀感”、“窒息感”,甚至是一种“濒死感”。这种症状的特点是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也不会超过几十分钟。几秒钟的绞痛,或者是几个小时的绞痛,都不会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正因为这些症状很多短暂,同时也很容易消失,就造成很多人的忽视,结果一旦发病就令人猝不及防。

猝死,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发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以上,在发病后1小时内就死亡。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所谓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脏病,也可能并无心脏病史,但从发病到死亡可在1小时内瞬间毙命,这类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心脏猝死预防,日常保护血管更为重要

心脏猝死也是可以预防的,这其中将血管保护好最重要。采取有规律运动方式例如太极拳、游泳、散步等都会对血管产生好处。尤其是老年人多打打简式太极拳,对于血管和神经都有益处。

此外,预防心脏猝死措施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要精神过度紧张,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

2、不要过度疲劳,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3、医院检查,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好预防。

4、饮食方面,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要少喝酒、少抽烟甚至戒烟。

掌握心肺复苏术做到事半功倍

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和除颤。两者联合将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若遇到患者心脏病发作,继之失去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即为心脏骤停。应先呼叫急救电话,并在急救人员指导下给予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张梦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解读心源性猝死无迹可寻如何预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