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专访马志敏大夫讷言敏行,藏志于心哈特瑞
TUhjnbcbe - 2024/2/25 16:52:00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人如其名,马志敏恰恰应了这句话。

马志敏

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

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执行主任

一颗蚕豆,引导他走上行医路

马志敏一辈子没有吃过蚕豆。

云南普洱,马志敏的老家,以名茶普洱闻名于世,世人却少知这里也是“蚕豆病”的高发地。

“小时候,每年都会听说谁家里人吃了蚕豆‘中*’死了”,马志敏回忆说。他还未出生时,年幼的长兄就曾因食用蚕豆险些丢掉性命。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病,因往往在吃完蚕豆一天左右引起溶血性贫血而得名,学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多为男孩,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高热、神志不清、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需要通过输血等方法治疗。

马志敏家住普洱市(当时还叫思茅)一个下属县村,医院规模有限,没有血库,也拿不出太好的应对办法,主管医生紧急从昆明请专家来到小县城会诊,才把这个小家庭的头生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后来马志敏的父母反复向他讲述这段故事,传达给他的感情色彩,除了心有余悸,就是对医生的感激不尽。

或许是出于对医生的感谢憧憬,或许是出于差点失去一个孩子的后怕,“我父母一直希望孩子里有一个学医的”,但直到第三个孩子马志敏这里才算梦想成真。

那一年的高考,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云南省共招生12人,马志敏是最高分。

站在风口,加入心血管领域第一梯队

从北大医学部毕业后,马志医院,在这里完成了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蜕变。

也是在这时,他燃起了对心内科的求知欲。

年的中国心内科领域,正处于一个高速变革期,现在司空见惯的急性心梗的静脉溶栓、冠脉造影、射频消融等医疗手段不过刚刚在国内开展。

当时胡大一教医院心内科是国内心血管领域聚焦的中心,他从国外引进很多新的技术理念并加以实践,医院每年的支架造影医院比肩。

为了接触到这些最新技术和知识,马志敏苦读半年,经过激烈的竞争,考取了胡大一的研究生,得以领略到当时国内心血管内科领域第一梯队的风采。

“那时是非常震撼的”,第一次真正见到像八爪鱼挥舞着触角一样搏动的血管在电脑屏幕上实时显影,让年轻的马志敏目眩神迷。

马志敏还清晰记得,自己跟医院查房时的样子:全国各地赶来进修的医生,加上医学生,乌泱泱五六十人,他作为低年资医生,只能站在病房外,踮起脚竖起耳朵听病房内教授和病患交流。

那种向上的、极具活力的学习氛围让马志敏至今难忘,“是我知识更新提高最快的一段时间”,为他今后在冠脉介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跟老专家,学“看”病人

学医路上,还有两位对他影响非常大的人——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已逝世的许玉韵教授和耄耋之年的邵耕教授。

年下半年,马志敏随胡大一来到医院,那时许玉韵教授和邵耕教医院查房。

“从进门对患者说的第一句话,就被教授们征服了。”马志敏跟着老教授们受益匪浅。

“现在很多医生一翻病历,第一句话就问:‘你冠心病多长时间了?’”

“但是严格来讲,这种问诊方法是不对的,属于诱问。”

“老专家们从来不会先入为主,第一句话一定是:你怎么不舒服?下一句才是:你这种不舒服多长时间了?”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传统的“视触叩听”和问诊分析病情已经越来越少见,现在患者们已经习惯于就医时简单交代病情、医生开出检查单,临床医生也更依赖客观检查的结果。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马志敏说。

客观检查让医学变得流程化、标准化,这是好事,但一个普遍倾向是,病人和医生都过度依赖客观检查,“喜欢将异常的检查结果和症状简单地关联起来,但是它们之前可能本来是没联系的。”

“比如病人说胸痛,医生给开个CT检查一看:哟,50%狭窄,那你是冠心病导致的胸痛,开点药你回去吃吧。结果病人回去吃了一个月不好,再去就诊,继续让吃药,如是两次,患者就对医生不信任了,也当然会焦虑。”

“事实上多想一步就知道,吃了那么久‘对症’的药都没解决问题,肯定是原因找错了。”

后来,马志敏也像老教授们一样带年轻大夫,怎么问病史、怎么做体检、怎么分析病情,但是,“很难达到当年老教授们的水准了。”

是医院冠脉领域带头人

从年起,马志敏就已经是医院冠脉领域的带头人,至今手术过万例。但马志敏并未在院内担任行*职务,社会任职也并不多,职级依然是副主任医师。

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操不了领导的心”,马志敏笑说。他更乐于专注医学本身,对于搞管理、搞科研都没有太大兴趣。

“学术做得不好,职称评不上,年轻时也多少受困于此,但现在已经释然了。”

因为经验丰富、态度和善,他的专家号供不应求,老病号经常不得不单独找他加号。

像马志敏这样肯在和患者及家属交流上花时间的大夫,医院中是相当少见的。

曾有一位老人家找他就诊,自述胸痛。马志敏问:

“胸痛多长时间了?”

“好多年了。”

“好多年是多少年?有十年吗?”

“没有十年,疼十年我不就死啦!”

“那大概有多长时间?”

“好多年了!”

最后,马志敏只能耐心地一点点问:十年有没有?八年有没有?五年有没有?

花了半小时才终于问清病史。

有被较真的病人逼急了的时候吗?马志敏笑说也有,但他还没急,旁边家属先不耐烦把老人拉走了。

也曾是被误诊的患者

马志敏很能理解病人的心情,总能耐心对待病患,这可能也与他自己一次被误诊的经历有关。

那时他还在上小学,由于误诊,急性阑尾炎发展为穿孔,术后创口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反复难以愈合,为此他甚至不得不休学一年。

“做了三次手术,切口老有分泌物。”

第一次手术没有清洗干净,腹腔感染,伤口一直长不上;一两个月后又二次手术打开腹腔清洗了一次,还是不行,过了几个月又打开一次。

留给他更大阴影的则是手术本身——“我可能是你周围唯一的打局部麻醉做阑尾炎手术的人,特别疼,如果不是把我捆在手术台上,我肯定就跳起来跑了”。

为什么不做全麻或腰麻?

原因很无奈:“医院只有一个人会腰麻,那几天他不在。”

被误诊、麻醉不到位、还因为术中感染多挨了两刀,但年幼的马志敏并没有什么不满情绪。

小县城很小,走过去也就十几分钟,“那时候医院换一次药”,医院自在得犹如在自家后花园,医生和护士都是亲切的叔叔阿姨。

这种有温度的医患关系,也影响了他之后的行医生涯。

“告知家属抢救失败,不会是医疗剧里的样子”

马志敏至今做了近万例冠脉手术,其中大约有-例是急诊手术,“绝大多数都救回来了”。

偶尔也有危重病人抢救不回来。

当抢救已经希望渺茫的时候,马志敏的第一反应是可惜,之后就必须考虑,既然已经抢救不过来了,怎么让家属接受现实。

医疗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手术室灯一灭,医生出来,沉痛地对家属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但马志敏没办法这样一直等到最后,再直接把噩耗扔给家属。

他最终选择,一次一次地亲自出去告知家属坏消息:

“现在情况不是太好……”

“已经用上呼吸机了……”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样一次次地降低家属的期望值,两三个小时后,病人家属也就接受了。

“护士不行,必须我们医生去说。”

“事实上,从我第一次出去通知的时候,病人抢救回来的希望就已经很渺茫了,否则我不会离开手术室。”

也有年轻医生问过他,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和患者家属沟通上?

马志敏也说不出什么原因来。

不过,因为抢救失败家属不依不饶的情况,马志敏从来没有遇到过。

就在不久前,一位大姐来科里送孙子结婚的喜糖:“老头前一段时间已经没了,谢谢您的照顾。”

面对家属的感谢,马志敏却回忆不起自己有提供过什么特别的照顾,“就是正常交流,尽量提供帮助吧,可能就是帮助患者家属多了解了一些病情。”

但对于焦虑的家属来说,这种体贴分外珍贵。

藏志于心:

加入医生集团,“做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年,马志敏加入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

“医生自己做主”是医生集团最吸引马志敏的一点。他最希望的,就是一切从医学本身出发,做一个纯粹的医生。

选择哈特瑞姆,则是认可创始团队做事情的方式和理念——医院展开合作,帮助他们开展心脏专科诊疗工作,带去最新的技术手段,“挺有意义的事情”,马志敏这样评价。

加入集团后不久,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刘兴鹏教授在家乡山东省德州市的医院合作成立心脏中心,马志敏被委任为中心执行主任,专注于提升科室医疗技术。

中心成立后的首例手术,是浙江大学医院心内科蒋晨阳主任主刀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手术,手术难度极高,是山东省第一例,当时全球公开报道仅有74例。

医疗技术的普及其实就像金字塔,从一线城市大三甲一医院,“正常来说,当地人要享受到这个技术,至少要五年或者十年技术普及后,甚至这个病人根本等不到那一天。”而哈特瑞姆和医院的合作,好比走了一个捷径,把塔尖上的人延请到了病人的家门口。

“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对我们个人来讲,对陵城区的老百姓、医院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医院心脏中心的成长:

给哈特瑞姆创始人的舅舅做手术

年4月,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首都医科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刘兴鹏教授选择将83岁的亲舅舅托付给马志敏,在医院,由马志敏主刀做了支架手术。

医院的大内科,到创始人可以放心自己家人在当地手术,不需要更多数据佐证,合作带来的变化可见一斑。

刘兴鹏教授评价:“我和马主任既是同龄人,也相熟多年,他技术精湛却非常低调;讷言少语,却从不食言。生活里他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工作中他更是一位极富责任心的医者。”

事实上,马志敏自认为是一个“懒”人,能够坚持奔波于北京和山东之间,也是因为“责任感”:“既然合作了,既然集团委托了,这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通常,马志敏会在每周三前往医院,虽然一周只去一天,但是这一天行程满满,门诊、手术、查房、培训……

马志敏在医院做科室培训

医院,晚上回家要整理一些PPT,看看学术期刊,还要花一些时间写“领冠之路”——这是受哈特瑞姆委托,为集团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供稿,读者多为基层医生。

写两篇很容易,难得是长期坚持。“其实我老在想放弃”,马志敏笑说。之所以坚持下去,一是内心的责任感,二是觉得,这还是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是写出来有人看有意义,如果我不写,很多病例不去总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收获;把知识传播出去,自己也收到反哺。”

去年五一假期,马志敏本已计划和家人外出休假,却临时接到通知,8位冠心病患者,有的危急严重,有的一定要等专家过去才肯接受手术。小长假买不到高铁票,凌晨4点,马志敏从北京乘坐汽车出发赶往陵城。

早上八点,当所有医务人员穿戴好十几斤重的铅衣,准时出现在病人面前时,没人会提起背后这一切辛劳。

马志敏其人,恰如其名:讷言敏行,藏志于心。

专家简介

马志敏

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

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执行主任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心血管危重患者的救治。目前为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熟练掌握各种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擅长复杂冠脉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个人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近万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马志敏大夫讷言敏行,藏志于心哈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