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童年不幸中年丧子晚年新冠这个火遍全球
TUhjnbcbe - 2024/3/3 16:55:00
童年不幸、中年丧子、晚年新冠...这个火遍全球的男人,太悲伤了13:27来自十点视频

oh,nice。

看到这两个单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不是——

看过一遍就永久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每次线上和别人聊到什么开心事儿,怼上它,永远恰如其分。

在这个快节奏的流量时代,很多表情包风靡一时,却难觅出处。

大家只记得,我看过,我知道,我用过。但对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他有什么故事,却知之甚少。

记住了夸张的表情,遗忘沉重的故事。

这位nice爷爷的人生,却比我们能想象到的,更加悲伤。

nice爷爷的原名不叫nice,叫迈克尔罗森,他是个写童话的作家,迄今76岁,发表过超本童话书籍,在英国家喻户晓。罗森最有名的童话叫做《我们要去捉狗熊》。

童话的遣词造句是这样的:

“我们要去捉狗熊,我们要捉一只大大的。

天气这么好,没什么好怕的。

哎呦,野草,高大摇摆的野草。

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

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

哎呦,河水,又凉又深的河水,上面飞不过,下面钻不透。

天啊,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

极其口语化与生活化,没有太多起因经过和结果,没有王子公主和邪恶巫婆。

罗森的故事,个人风格鲜明,就是第一视角加上贴切简洁的环境描写,辅以大量韵脚,为天真浪漫、识字不多的孩童量身定做。

童话一经发表,立刻风靡全英,飞快破圈,斩获大奖无数,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年,它还获得过吉尼斯“最大阅读课”的世界纪录。

古往今来,伟大的童话作者,一般都有两个共通的特质:

第一就是他们极擅长从孩童的视角去观察世界;

第二就是,他们自身的童年,大多都不太幸福。

罗森出生在英国伦敦东区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母亲都是共产主义者,这给他的童年造成了很大影响。

上世纪40年代,地球上爆发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血腥味最浓,吞噬人命最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欧洲的犹太人遭到恒古不遇的大屠杀,罗森的祖父曾被抓入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差点殒命。

这段被压迫的历史,不动声色地流淌到了罗森的身上。

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犹太人在欧洲依然备受歧视,加上两极格局的形成,东西方意识形态对抗日趋激烈。

作为方圆10英里唯一的犹太共产家庭,小时候罗森身边的孩子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挤兑他,比如问他:“(你爹妈都信仰共产主义)你为什么不到俄罗斯居住?”

问得罗森一头雾水。

“我不停在想,我为什么要到俄罗斯居住。”

欧洲其他种族对犹太人的嫉妒和偏见,不偏不倚地传递给了他们的后代,在本该无忧的年纪,罗森过得并不快乐。

年,由于保守*终止了租金管制,罗森一家被赶出公寓。最后,只能蜗居在郊区一所非常简陋的小屋。

后来,罗森上了当地的沃特福德文法学校,即使到了校园里,各种无厘头的歧视依然无休无止。

学校里的小孩常当着他的面讲一些贬低犹太人的言语:

“把钱藏在哪里能不让犹太人知道?(暗指犹太人势利,攫取太多财产)在一块肥皂下面?”

他们故作姿态地询问罗森,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孩童的恶,有时候更加锥心刺骨。

在身边一众孩子的孤立和戏谑中,罗森一点点地长大,那些愤怒和无助的,渐渐演变成了叛逆和对平等追求。

长大后的罗森在大学之前换了好几所高中,在这个过程里,他逐渐爱上阅读和写作,并展露了不俗的天赋。

这不仅是兴趣使然,也和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小时候,罗森父亲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朗诵莎士比亚的诗歌。

这样的教育让罗森的心灵变得极为敏感和丰富,加上外界的压力,迫使他把注意力转向内在,转向精神世界。

离开文法学校后,罗森一度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朋友告诉他,当医生可以继续学习英语、历史和法语,还可以做很多和科学有关的事情。

但在医学院待了一年之后,罗森就学不下去了,他发现现实和自己想的还是不太一样。

手术刀、大体老师,跟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终究差得太远。

于是毅然选择了退学,转而考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专业。

这段经历,会让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人——鲁迅先生。

似乎“弃医从文”就是顶级作家的标配。

大学期间,罗森沉浸在文学的海洋里,非常快乐,时而倒腾倒腾故事,时而写写诗歌,时而弄弄迷你剧,精力旺盛得吓人。

他的个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在横溢的才华里渐渐展露出锋利的棱角。

年,越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欧美地区反战声浪越来越高,民众们提倡不干涉他国内*,将*队撤出越南,快点从这深不见底的战争泥潭里脱身。罗森欣然支持,对越战提出了十分有力的抗议。

然后,他就被抓进了监狱,初尝铁窗滋味。

但是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迫使他收敛锋芒、磨平棱角。

之后,他又因为抗议种族歧视而被捕。

后来提起这段岁月他说:

“对全世界来说,那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

人们奋起反抗,要求自由和权利——无论是美国的非裔美国人,前苏联和周边国家的所有人民,还是许多仍受欧洲统治的非洲国家。”

每次他为弱者发声的时候,童年时那些令人难过的片段就会涌现眼前,曾经的痛苦告诉他必须发声,必须抗争,必须无惧无畏。

大学毕业之后,罗森进入了著名的BBC工作,但是这样的铁饭碗却不适合他。

罗森在很多节目制作理念上,与电视台发生不合。

虽然负责的是儿童节目,可罗森觉得,电视台那些人所认知的教育模式酸腐至极,就这样,他们还不自知。

电视台则认为,罗森实在是不服管教,而且什么东西都爱坚持自己的立场,很“难搞”。

于是在进驻BBC的第3年,罗森被辞退,电视台给的理由是:“你更适合自由职业。”

“他们说如果我做自由职业会更好。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他们认为我有危险的、颠覆性的观点。”罗森说。

BBC的谨慎造就了一位童话巨匠。

离开了BBC之后,罗森开始了自主的童话创作,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儿童诗歌集——《做好自己的事》。

它幽默风趣,像老友般亲切的口吻,很快就俘虏了无数孩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几年后,《我们要去抓狗熊》发表,成功破圈,不仅卖出了版权还被翻译成了几种不同的语言,在欧洲各地流传,罗森火了。

上世纪90年代,罗森攻读了儿童文学和写作的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罗森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教育部门教授硕士课程,向教师和教师图书管理员教授儿童文学的写作技法。

一切看起来很好,然而年,一场噩耗差点把罗森给击垮。

罗森有5个孩子,其中他最喜欢自己的二儿子埃迪,埃迪被他称为创作的“缪斯”,总是给他很多灵感和启发。

年的一天早晨,当他到儿子床头,准备跟他互道早安时,却发现儿子的身体很冷僵硬,他颤抖地伸出手探了探孩子的鼻息,发现异常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

几分钟之后,他意识到,孩子死了,年仅18岁。

这件事情对罗森来说如晴天霹雳,直接催生了他最知名的作品——《伤心书》。

书里,他朴实地回忆了和孩子一起共度的点滴。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崩溃发泄。

只是回忆,一点一点地复现。

想着过去,他作为一个父亲是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的。

木桶里洗澡,睡前灯下读书,和伙伴一起玩球。

只是最后一页猛然成了空白,戛然而止,像儿子骤逝的生命。

“有时候,悲伤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无处可逃。”

“我最伤心的,是想起我儿子埃迪的时候,他死了;我非常非常爱他,但他还是死了。”

这是一个父亲最沉重朴素的爱。

他伤感悲痛,救不回自己的儿子。

往后的岁月里,罗森依旧创作童话,通过文字,来寄托、宣泄对埃迪的爱。

后来忆起儿子的时候,罗森说:“他永远都是18岁,不像我这个老头子,每年都在变老。”

Youtube上,他有一个频道,专门用来讲故事,最早的已可追溯到14年前。

被很多人用作表情包的Nice视频,正出自13年前的一则视频,他模仿吃土豆时候的动作与神情,用以提醒孩子们,别被热食烫伤。

在油管上,这些视频的总播放量直逼1亿。

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他是长辈,是老朋友,是外祖父一样的存在。

年9月份,当罗森上传了一则《我得了新冠》的视频后,很多人为他担心。

75岁的罗森正在与新冠开战。

48天的治疗,他被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一只眼睛因此失明,耳朵也听不见了,在很长时间里都要靠着呼吸机来维持身体机能。

最后,顽强的罗森挺了过来。

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和新冠对决的过程写成了两本书。

一本叫做《多样的爱》一本叫做《坚持住,我的拐杖》。

前者是感恩自己患病的时候,受到很多读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挂念和照顾;后者讲述的是自己的康复过程,在病愈后,他整整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能够重新起身走路。

出院后,他回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课,说道得新冠肺炎的感受时,他说:

“当时我感觉再过几天我就要撒手人寰了。”

说完竟哈哈大笑起来。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士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很多时候,苦难的来临是没有缘由的。

它是命运,是巧合,是难以扭转,是不可改变。

就像罗森一生的遭遇,童年被歧视,中年丧子,晚年得新冠。

命运对他特别残忍。

但在这样的淬炼考验下,却显出了其人性的光辉。

生而为人,有些痛苦是难免的,重要的不是如何规避,而是怎么面对。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心生怨怼。

去面对他,释怀他,乐观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当你真的做到,那么穿过幽暗隧道,你会发现——

你不仅救赎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

人生很好,只要你不哀戚于苦难,就会获得力量重新站起来。

作者

谢必安,一条不断奔跑的狗,没了。

主播

杨枪枪,电视台主播,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童年不幸中年丧子晚年新冠这个火遍全球